追求“真实”的初中语文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追求“真实”的初中语文课堂

苗新坤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时候,“真实”应该成为语文情感体验的基础和生命。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能力和孕育的情感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本文从四方面阐述,进而达到追求“真实”的初中语文课堂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这是、语文课堂

这“真实”就如植物成长所必需的“水”一样,缺少了“水”的植物不再生机勃勃,同样失去了真实的教学,语文课堂就显露出其内在的乏味与脆弱。因为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能力和孕育的情感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所以语文教学看似非常复杂。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觉得不妨把要求降低一点,把起点放下一点,用“半蹲”的姿势对待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

一、以人为本,求得学生发展

我们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围绕学生来行动的,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消化吸收外界知识,进而形成能力的一个过程。那么,有效的课堂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来主动猎取外在信息,其着眼点就是推动学生利用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主动实践,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重要的能力,从实质上更新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成为发展的新基础。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有效。因此我们的教学都应以学生为根本,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正的互动,必然是基于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以及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真正把握,课堂上充溢着宽松、和谐的气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对话的平台。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这样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活动的过程。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时间,依据文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求得学生的发展。

二、语文课堂呼唤真切的感悟

1、导悟的取向要真

在低年级一次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是春天来了,教者在读完“冰雪融化,小草发芽,花儿开花”以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问了一个问题说:“小草为什么发芽了,花儿为什么开花了?”小朋友瞠目结舌,连我们听课老师也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回答说(事先安排的):“因为小草和花朵是春天的好孩子,他们很听话,所以春天来了,他们就发芽,开花了。”老师表扬说:“你说得多好啊!小草、花儿是春天听话的孩子,你们也要做听老师和爸爸妈妈话的好孩子哟。好不好?”学生齐说:“好。”听课的老师哑然失笑。我们的课文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生机,居然最后引到了听话上面。听话的孩子固然好,但在这儿讲听话,好像少了创新,这恐怕不是我们新课程要的学生独特感悟课文的能力吧?

2、感悟的时间要真

一次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孔子游春》中关于“水是真君子”一节教学时,读完以后就让学生说说对孔子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这样的题目,对我们教者来说也不是一道浅的题目,何况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要么答不出来,要么将书上的“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重复一遍,就书解书,没有新意,更谈不上拓展和感悟了,清代有一位学者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联系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要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领悟,而不是为了体现这个环节而领悟。

3、领悟的情感要真

曾听过一节《碧螺春》的课,教者在课堂用一套古色古色的茶具,一盒碧螺春新茶展示给学生看,表演了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等茶艺功夫。让学生喝茶、品茶、谈茶、论茶。好像将学生的感悟都说出来了。好像领悟的情感都是真切的了。可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我们不是职业学校,《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碧螺春》一文描绘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的情景,是让学生从文本重点段落的字、词、句、段中得到文学的滋养,得到生活的体味,而不是用大量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感悟茶文化,感悟茶道功夫,所感悟出的东西不是文本所期望的情感。

三、联系真实的生活

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课堂教学要生活化、真实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去创设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情景,带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领悟、收获。

1、走向社会: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调查等形式,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主动观察,开阔眼界,丰富阅历,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中感受、学习语文。

2、回忆生活: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语文课堂就应该将这些生活再次展现出来,所以让学生回忆生活,通过自己的自述、记述或者思考,是一种最真实的体现。而日记往往是回忆生活最好的伙伴与道具,教师应提倡学生多进行日记形式的记录与创作。

3、开展游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比如故事会、演讲会、猜字谜、成语接龙等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真实地接触语文。

4、依托生活:学生面临着很大的语文识字量,依托生活来进行识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教学生字“坐”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字的形状,然后再分析。学生发现这个字上面是两个小“人”,下面是个“土”字,那么记忆方法就可以变成一个谜语:有一天,两个小孩玩累了,他们背靠背坐在土堆上。这种方法有趣而简单,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四、培养真实的学生

语文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真切感受,真情流露,做一个“真实”之人。

陶行知认为,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所以真实的学生,敢于质疑课本,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实的学生敢作敢当、知错就改;真实的学生热爱学习、钻研探索……如果语文课堂是真实的,学生的训练是真实的,那么学生的感受就是真实的,体会就是真实的,性情培养也是真实的。

学完了《落花生》一文,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做像苹果、石榴一样的人,因为只有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才能不被埋没,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像《乌鸦和狐狸》一文学完后,有学生就喜欢狐狸,因为它非常聪明,虽然方法不光明,但它却可以用这肉好好地喂养它的孩子。此类的例子很多,这种课堂中与众不同的声音是学生真实思想的展现,这是一群敢于真实表白的学生。

真实有效是语文课堂的永恒追求,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只要真正地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课堂生成,尊重学生个性,就一定会让课堂因为真实有效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明新.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