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季永红

江苏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季永红

新课程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很值得探讨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语文课不太感兴趣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固然有一些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因素所导致,同时也不能排除有一些语文课堂本身欠缺魅力而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进一步发掘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呢?

进入角色,让情感产生共振

李镇西老师说过:你讲《背影》你就是朱自清,你讲《为了忘却的记念》你就是鲁迅。我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语文教师一走进课堂,你就要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并走进作品中的人物的心灵世界,与他们同悲共喜,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还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感情发生共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课堂上特别强调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书中人,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赋予课文中的人物以血肉之躯和丰富的情感。用戏曲家孟舜的话来说就是:“学戏者,不置身场上,则不能为戏。”(《古今名剧合选·序》)上课尤其是上语文课,一样如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入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讲到情不自禁处,亦不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教师陶醉其中,学生才能受到感染;反之,不化其身为文中之人而身临其境,就难以将文本解读透彻,感知真切,也就不能进入到并陶醉于一种近乎忘我的化境之中。作为教师,不管其本人是否情感丰富,是否善于表达情感,但一旦进入课堂,就必然要寻找到与学生情感产生共振的支点,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其沉浸其中,思维产生碰撞,情感产生共鸣。如此,师生情感的浪涛同起同落,并一同进入情感的高潮。

涵泳语言,让心灵走近文学

语言是人思想的外壳,它通过概念、逻辑、语法来表达思想,语言的指向是人的思想与精神,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指向则是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试图通过语言来展示文学的华采。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于对概念、逻辑、语法规则的解读,而要通过解读这个路径,走进文学艺术的境界中去,只有涵泳于这个境界之中,文学才能和自己的心灵融为一体。而在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本末倒置,总是将分析语词作为终极目标,纠缠于“美是什么”“美是怎样”,可实际上真正的美和审美的愉悦恰是超越“什么”“怎样”的限制的。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美的,但美就是这十个字及由其所指称、凸现的这一特定的部分情景吗?不,美恰恰在此之外,美是包含在“明月”“清泉”之下的一种潜流,人由于感受到这种潜流而与自我的生命律动相呼应,便感悟到美了,从而产生了美的愉悦。由此看来,美是具有多种可能性,正是所谓“形象大于思维”,而语言的概念、逻辑、语法总是将美变成固有形态,并把众多的可能简化成一种必然,将文学鉴赏的形象思维变成了1+1只能等于2的数理思维了。

寻求个性,让智慧自由展示

教学纯乎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而教学的结果应该让学生张扬个性。个性化要求是反程序化、反模式化的,尤其是语文教学,极具开放性,用一种模式来限制教学活动必然会扼杀教者本人的才华,教者只能“戴着镣铐跳舞”。按照教学的既定目标与程序,循规蹈矩、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有可能是一个恪守“规范”的称职的教师,但绝不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具有教学个性风格的,必须在某些方面学有专长,教有专长,并且课堂也应该相应留有足够多的让教者本人个性风格发挥的空间,在一定的教学尺度之内,允许其情思冲荡,允许其兴之所致,允许其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可以多渗透一些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独特感悟。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也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示,营造健康的言论空气,学生思维自由驰骋,天马行空,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有见地的思想,彻底摆脱束缚个性的羁绊,追求精神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我们要放弃传统教学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对文本意蕴合一的努力,而是提倡“自我”与文本的距离,从二者的差异中自由展示个性与智慧。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培养学生独立个性与健全人格这一发展方向,让师生真正能够摆脱“镣铐”在语文课这个平台上自由“跳舞”。

皈依文学,让课堂充溢诗意

语文课到了摒弃一切非“文学”的因素的时候了,“为考而教”的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做法应该收场了,刻板的、平淡的教学已让学生厌倦。语文课应该具有语文味,这味道从何而来?必然从文学中来。其一,语文老师要有书卷气,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不断增加自身的文学积淀,有机吸纳古典文学的营养精髓,腹有诗书,谈吐不俗,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这既是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种气质要求;其二,语文课要有人文情调,要富有诗意。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新教材增加了诗歌在教材篇目中的比重,选文也比较注重富有诗意的文章,譬如《再别康桥》流淌着的那种别离时浅浅的惆怅,《我与地坛》蕴含着的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边城》闪耀的人性之光,《黄鹂》阐释的美的极致,给人的一个总的感觉,课文的诗味更浓了,那么,语文课也理应“诗意盎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置身于这种浓厚的诗的氛围之中,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来形容,这就是“诗意地栖居”,诗意的课堂,具有浪漫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丰富的想象,隽永的语言,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是语文教学“必要的乌托邦”。

五、追求自然,让教学回归本真

刻意地营求、打造一件所谓的“精品课”,已不被行内人士所推重、激赏,这并非否定其精品的价值,而是因为其中有些许不真实、不自然的因素存在,少有平时语文课中那种自然原味,人为的、雕琢的痕迹太重,给人以一种矫饰之感,严重者会让人感到面目可憎。语文课的可爱、可贵之处在于求真,在于自然,在于达到一种“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境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可以允许片面的深刻和深刻的片面,允许强调其一而不及其余。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是无目标、无重点的“地毯式轰炸”,是讲不深,解不透的“蜻蜓点水”。不求完美,有时就是一种“完美”,刻意追求完美,有时却并不“完美”。学生还是喜欢自然一点的课堂的,公开课上无论师生都会一种不自然,都有一种舞台表演的感觉,一种“作秀”的味道,所以公开课作为观摩研讨,有它存在的价值,笔者无意非议,但它绝非学生喜爱的课,也绝非代表教师最高教艺的课。自然的课堂气氛是轻松的,师生的对话是愉快的,是允许错误存在的。更为重要的这种课堂教给学生更多的真,呈现给学生的全部是语文课的本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