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的影响分析

张海洪

张海洪

(焦作市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南焦作454002)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对患者心肾血管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心脏结构、血管、功能相关检查,并通过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白蛋白尿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心肾血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高血压+腹型肥胖患者的左室质量及指数情况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其MAU呈阳性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有超过90%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症状,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情况下,患者血管及微血管的损伤会大大加重。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则会加重患者左心室肥厚症状。

【关键词】血压代谢紊乱心肾血管腹型肥胖左心室肥厚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58-02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关键原因。患者患上高血压后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极易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心肌梗死等严重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有一定程度的代谢紊乱症状,加重心肾血管等的损伤程度。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6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对心肾血管造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性别:男346例,女316例;年龄:32-88岁,平均(56.53±8.91)岁;病程:2.5-9.1年,平均(4.5±3.4)年。660例患者中,有342例为合并代谢综合征、102例合并糖尿病、88例合并腹型肥胖、76例合并血脂紊乱、52例单纯高血压。入选患者均无严重器质性损伤。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信息比较上具有较小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一般检查。患者入院后,对其身高、体重、舒张压、收缩压等测量,将患者脉压差、体重指数计算出来。次日早上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抽血。通过血液样本对其肌酐、血尿酸、胰岛素、游离脂肪酸浓度等进行化验和检测。同时,对患者白蛋白尿(MAU)进行检测。②颈动脉超声检查。应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始于双侧颈动脉2cm处,与CCA距离1cm的分叉点、BIF、ICA、ECA的起始相应位置。主要对相应部位的血管组织形态、结构、管腔内镜、中膜厚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症状。③超声心动图检测。使用探头频率为2.5-4MHz的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主要对患者的室间隔厚度进行测量,详细掌握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等相关数值。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应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高血压+腹型肥胖患者的左室质量、直属情况均明显优于其他组患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8.5%、65.7%,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且其MAU呈阳性显示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组,所有数值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代谢异常可导致血压水平升高,血压水平升高可导致患者发生代谢紊乱症状,二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临床研究证明,糖脂代谢紊乱、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前,多数高血压患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症状。这种现象导致高血压的病理机制、临床症状、靶器官损害等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进而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效果。因此,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存在的代谢紊乱症状进行分析,详细了解其对患者心肾血管造成的损伤,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等代谢紊乱表现症状其本身就是引发动脉粥样性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着紧密地联系[3]。在本次研究中,患单纯高血压者比重较少,仅为7.88%。其他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症状,代谢紊乱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当代谢紊乱与高血压合并后,患者机体的靶细胞将受到严重损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后,患者的LVH表现最为明显,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大大加重了患者肾脏功能的受损程度。研究中还发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患者的MAU呈阳性率、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比其他患者高。这个结果说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可明显加大血管疾病、肾脏功能疾病的发生几率。当诸多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其相互作用及影响更为突出,对患者心肾血管的损伤也随之加重。由此可见,与单纯高血压相比,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对患者心肾血管具有更大损伤,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详细了解和掌握其伴有的代谢紊乱症状,然后在进行高血压控制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对相关代谢紊乱症状进行有效治疗,才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徐兴森.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对心肾血管的影响[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2,11(8):215-216.

[2]赵志钢,祝之明,李彦社.代谢综合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J].中华内科杂志,2011,12(12):372-373.

[3]祝之明,周芳明,张刚等.代谢综合征心血管重塑的特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8(35):188-199.

[4]赵光宇,李海涛,闫杰,刁增利.代谢性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9(26):50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