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节地模式的探讨——以某开发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模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浅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节地模式的探讨——以某开发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模式为例

尹乐伟邵荣刚程静陆晓龙

南京铸源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为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不断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科学管理,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某开发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为例,来探讨建设用地中节约集约用地的方式。

关键词:能源站;节地;用地规模

1项目概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调整电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结合发展规划,拟开发建设清洁、高效的天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向周边单位和居民提供冷、热、电,工程建设两套一拖一联合循环机组,可提供35MW的电力、约30/h的供热能力、2.3MW的供冷能力。

2建设项目节地分析

2.1节地措施分析

2.1.1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某开发区的热负荷、冷负荷需求,并考虑供热、供冷稳定性的要求,建设两套燃机为20MW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容量35MW,机组的额定供热能力确定为30t/h。

工程全年消耗天然气0.4516亿方,可提供清洁电量约89.43GWh,热力48.70万GJ,供冷0.778万GJ。本工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18.38t/a、84.25t/a,建成后可减少燃煤量35万t/a,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缓解用电紧张的矛盾。项目建设规模符合实际需求。

2.1.2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项目选址位于某开发区,厂址周边为工业项目集中地。场地占地类型为工业用地,既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符合某开发区总体规划。同时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不会影响到周边居民。

2.1.3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分析

项目按照工艺流程以及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功能分区可划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区(主厂房区、调压站及放空塔区、水务设施区、配电装置区、出线走廊及管网走廊区、制冷加热站区、检修材料区)、厂前建筑区、道路用地区、绿化用地区、停车及检修材料场地区及管网先行敷设用地区。

项目功能分区明确,生产运行管理方便,布置相对集中紧凑,节约用地同时又能够满足防火、防爆等设计规范的要求,以及安全生产、运输等方面的要求。项目功能分区充分考虑了项目的实际使用需求和相关的设计规范,空间布局结构合理清晰,功能分区具有合理性。

2.1.4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厂区布置在厂址西部,由北向南采用调压站-主厂房-配电装置区-厂前建筑四列式布置格局。主厂房布置于厂区中部。汽机房面南,固定端朝西,向东扩建,控制间位于汽机房北侧,汽机房向南依次为余热锅炉和燃机。汽机主变压器、燃机主变压器就近布置在燃机侧面。屋内GIS配电装置布置在主厂房区南侧。送出线路朝南出厂区接入系统。天然气调压站规划在主厂房北侧。循泵房及循环水加药间、机械通风冷却塔规划在调压站东侧。化学水处理设施、综合水泵房、雨水泵站等几种规划在循泵房南侧。制冷加热站、检修材料楼、厂前建筑规划在厂区南部。在厂区南侧西部及东部新建一个主出入口和一个次出入口,均自苗圃路进厂道路。项目总图布置结合场地和周边的条件,贯彻节约用地、用水及能源的原则,以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和环保等为前提。因此总图布置具有合理性。

2.2类比分析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建设两套燃机为20MW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站。选取其他地区的同类型项目做一个简单的类比。类比项目调查表见表1。

项目建设规模是2套联合循环机组,但装机容量小于两个类比项目,更适合某开发区的发展状况,投资强度适中,单位用地面积与总用地规模明显比类比项目小。项目从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和用地规模上更适合某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3结论

本项目用地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和用地政策;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设计建设规模、选址方案和功能分区等方面。本项目用地规模基本符合要求,项目用地总面积适中,单位用地指标相对合理,符合节约用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卫军.浅谈总图设计中的节约用地[J].矿业工程,2014,12(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