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徐志摩《偶然》的语言运用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赏析徐志摩《偶然》的语言运用特征

刘雨潼

刘雨潼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合川401520)

内容摘要:出生在浙江的徐志摩,把南方文人书生气的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对感情与艺术的追求是他的象征符号,尤其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诗歌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在文本、意象、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拿《偶然》这首诗为例,仅仅是一首十行的精美抒情短诗,却能够动人心弦,引发哲理思考,产生强烈共鸣,已经超出了这首诗原有的意境,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感情更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

关键词:徐志摩音律优美内涵丰富哲理

正文:

1930年代的文学时代特征显著,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文学内容也发生变化文学形式随之变化,表现社会解放的现代文学的得到长足的发展,诞生的作家类型多样,对比20年代到30年代文学论争与文学创作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无产阶级革命潮流对文学的巨大影响,带有政治革命色彩的作家及作品逐渐成为主流,这与二三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脱不开关系,多种文学形式得到创新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化专制的局面,使国人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给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以徐志摩为代表。徐志摩作为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爱”、“自由”和“美”成为了他诗歌永恒的主题。美国和英国的留学经历,让他的诗歌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擅长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其代表作有《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很多作品都被初、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

从结构上来讲,徐志摩的诗具有音律性即音乐性,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格律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五顿,现代诗中徐志摩很好的继承并根据现代人以白话文说话的方式对现代的格律进行调整,诗歌只有短短的十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音韵起伏变化强,节奏紧凑,富有张力,结构整齐,分上下两节,格律对称,长短句夹杂,但是音律节奏和谐,纵观全诗多一字则是负累,少一句则缺少韵美,此为诗的张力所在,

短句也处理得体:“不必讶异”和“无须欢喜”是对仗的,但第二段中的短句安排得更好。前段的两个短句,句法均是上三下二;后段的两个短句,却巧加变化,第一句是上三下二,第二句则改为上二下三。如果排成:你记得也好,你忘掉最好,不但前后四个短句同一句法,读来单调,刻板,但是像徐志摩这样挪一下,句子结构整齐,表意严谨,几乎在每个字,每句诗的角落都能找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你不必记起,最好你忘记.”两分句是递进的关系,节奏立见生动。

从诗歌的凝练性和跳跃性上来讲,这首诗诗题《偶然》是抽象的,而内容则是以局部概括整体,被一个情感线索维系着不受时空所限,徐志摩把自己的灵魂和爱恋比作一片云彩,到头来还是无影无踪,无迹可寻。诗人对美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矢志不渝,梁从诫在《悠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提到:“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歌《偶遇》是写给母亲林徽因的。”诗中一方面体现了徐志摩不知能否与林徽因再续情缘,另一方面又不知能否与陆小曼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一句中“一片云”这一意象将诗人这种强烈的无归属感刻画的入木三分。第三、四、八、九句可以看成心理过程,诗人告诉心中的爱人,不要“讶异”,不要“惊喜”,他的爱恋“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而且“最好你忘掉”一句,看似洒脱其实不然,诗人的爱恋并没有消减,他也不能做到如此豁达,但他害怕陆小曼像林徽因一样离他而去,害怕自己的尊严和灵魂再度受伤害,也害怕自己的爱恋再度无果,所以用这样并非直达表意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表达的不是具体的动作,而是抽象的行为,“你我”(指诗人和陆小曼)林徽因离去,诗人的彷徨就像“黑夜的海上”,找寻不到光亮与出口,恰逢此刻,诗人偶遇陆小曼,钟情于她,毫不犹豫地把爱意撒向她。这里,“黑夜的海上”这一意象可以理解为阻挠诗人获得美满爱情的力量,黑暗残酷而难以战胜,也可以理解成诗人内心的迷茫,无边无际。徐志摩与发妻张幼仪离婚,在当时无疑引发了轩然大波,世俗的反对,流言蜚语都不能动摇他追逐爱情的脚步,但陆小曼的迟疑与犹豫却让他感到苦闷,彷徨。诗的第七句,“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一句,诗人貌似潇洒,貌似屈服于世俗的流言蜚语,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偶然交会,既然不能相知相守,那就各奔东西,实际上这才是诗人矛盾心情的抒写,他爱恋陆小曼,但迫于现实压力,有情人难成眷属,为了保护自尊心不再受伤害,诗人故作潇洒,把内心的真实感受隐藏起来,才有了这样抽象的表达方法。同时读者也可以带入自身,不同读者的情感产生异同,这就是诗歌凝练性和跳跃性的魅力。

“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拿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的;透过那恋爱的外衣,由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茅盾

徐志摩深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是个唯美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构思富有个性,在意象、情感、结构和语言方面充满张力,实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追求,给人以唯美的享受,在他短暂一生无数的偶然和无奈,却始终没有改变诗人对爱、对自由和对美的追求,同样的在他诸多精彩的文章中,很多人偏爱《偶然》这首诗,那是因为徐志摩并把这一瞬间的感悟和体验凝聚在了这永不褪色的诗篇里,让读者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吕旭琴.解读徐志摩的《偶然》.文学教育出版社。2014年.

3、丁森刘宇慧.徐志摩《偶然》诗的概念功能分析.大学英语出版社.2012年

4、茅盾.《徐志摩论》.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