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疾病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胃肠疾病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

高望

高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摘要】现代生活中,胃肠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且其具有多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故本文分析了胃肠疾病的各类诱发因素,并对现阶段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为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胃肠疾病;诱发因素;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036-02

Gastrointestinaldiseasesinducingfactorsandtreatmentmethods

GaoWang.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150,China

【Abstract】Inmodernlife,gastrointestinaldiseasesseriouslyaffecthumanhealth,andithasmultipleandcomplexityetc,therefore,thispaperanalyzesthegastrointestinaldiseasesofallkindsoffactors,andthetreatmentmethodofthepresentstagearediscussed,providingreference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thedisease.

【Keywords】Gastrointestinaldiseases;Inducingfactors;Treatment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各类疾病发病概率日趋升高,人们普遍受到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等胃肠疾病的困扰。胃肠疾病不但会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而且会显著减低其生活品质。故笔者将对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为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1.胃肠疾病诱发因素

1.1心理状态不佳

心理状态与胃肠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影响胃肠运动,这种脑肠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相应胃肠疾病症状[1]。不同情绪对胃肠功能影响略有差异:过喜过悲可致使胃酸分泌过多,但抑郁会减少胃酸分泌,情绪多变不仅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也会导致诸多胃肠不适症状。

1.2睡眠障碍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低等睡眠行为障碍可导致食欲下降,甚至胃肠功能紊乱,增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睡眠不佳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应激因素,可引起情绪波动。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精神状态失常,,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2]。此外,睡眠障碍也会刺激植物神经,影响机体激素分泌,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引起胃肠不适等症状。

1.3肠道微生态失调

在机体内,如果肠道微生态失调过度,就会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3],原因可能是肠道中各菌属数量平衡被打破,即生物拮抗机制失衡,微生态系统紊乱。也有可能因为有益菌在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减少,而有害菌却大量粘附于肠道,从而引起肠道内竞争粘附失衡,以致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出现胃肠疾病[4]。此外,由幽门螺杆菌引起胃肠疾病也较为多见,其大致机理为幽门螺杆菌作用于高胃酸,身体免疫力下降,在胃蛋白酶和胃酸的作用下出现溃疡反应,诱发肠道微生态失调,使患者逐渐出现慢性低度炎症[5]。

1.4饮食结构不良

胃肠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饮食结构是重要因素之一。暴饮暴食会促使胃窦过度扩张,增加激素分泌,进而减少胃酸分泌。若饮食中富含高脂肪和高蛋白,则会导致胆囊收缩素分泌,降低胃排空速度,致使食物在体内滞留时间过长,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此外,食用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粘膜造成刺激,导致相应胃肠症状或抑制溃疡愈合。

2.胃肠疾病治疗方法

2.1心理调节

通常,对于多数胃肠症状较轻的患者,受到心理干预较少。而对于患病严重的患者,需制定详细的心理治疗方案。首先,保持良好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实时关注患者心理动态,鼓励其表达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其次,仍需适当心理干预,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并充满信心,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要获得周围亲友的支持,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氛围,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2.2改善饮食结构

健康的饮食结构是改善胃肠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为预防胃酸分泌失调和胃肠粘膜受损,应适当调节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刺激性或易过敏食物,戒烟戒酒,保护胃肠道粘膜;增加食物种类和花色,平衡补充各类营养素;注意少食多餐,按时进食,使胃酸分泌呈现一定规律;控制高脂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减轻肠道压力。

2.3药物干预

针对无法通过心理干预或饮食调节控制的胃肠疾病,需在医嘱前提下,进行适当药物治疗。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可治疗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减轻患者相应症状。但由于近年来由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加强,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微生物制剂治疗此类疾病,其中,以双歧杆菌和枯草杆菌的应用较为广泛[6]。另外,维生素E族、C族和B族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加胃肠蠕动,加快消化速度。

2.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维持胃肠健康的前提条件,也是帮助胃肠疾病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普及胃肠道健康知识,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除了注意合理饮食外,还要加强运动,适宜活动能够减少胃胀气,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排空。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防止食物被病原性微生物污染,从而降低胃肠疾病发病概率。

综上所述,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心理、睡眠、肠道微生物、饮食等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针对胃肠疾病的多发性和复杂性,应采取适当应对措施,进行相应心理干预,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情愉悦,改善饮食结构,注意卫生,加强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配合药物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康敏,顾春梅,韩德锋.试论心理因素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7:12.

[2]张超,王景杰,黄裕新.睡眠障碍与功能性胃肠疾病[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02:167-169.

[3]JumpertzR,LeDS,TurnbaughPJ,etal.Energy-balancestudiesrevealassociationsbetweengutmicrobes,caloricload,andnutrientabsorptioninhumans[J].The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11,94(1):58-65.

[4]EckburgPB,BikEM,BernsteinCN,etal.persityofthehumanintestinalmicrobialflora[J].science,2005,308(5728):1635-1638.

[5]王燕灵.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不同药物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4,14:14-15.

[6]蔡文哲.心理干预配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09:1085-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