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小管炎伴泪小管多发结石取出联合人工泪管植入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泪小管炎伴泪小管多发结石取出联合人工泪管植入临床观察

赵凌燕1肖彩雯2

赵凌燕1肖彩雯2(1.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眼科云南昆明650031;2.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上海200011)

【摘要】目的:探讨泪小管炎临床诊断、治疗措施、疗效观察。方法选自2014年8月~2014年12月2例4只眼泪小管炎患者,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结果2例(4只眼)泪小管炎患者均获得自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泪小管炎;泪道结石;泪道硅胶管【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115-01【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lacrimalibrclinicaldiagnosis,treatmentandcurativeeffectobservation.MethodsselectedfromAugust2014toDecember2014,2patientswithfoursmalltearsibrlacrimaltube,jointoflacrimalducttubeinsertion.wecut.Results2cases(4eyes)oflacrimalibrpatientsobtainedself-healing.Norecurrencewerefollowedupfor6months.Conclusionslittingtubularjointteartearscathetercanobtaingoodeffect.【keywords】smalltearsibr;Lacrimalductcalculi;Lacrimalductsiliconetube

泪小管炎为泪小管的慢性炎症,多由沙眼衣原体、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或霉菌感染引起,发病率不高,可以单独发生上泪小管炎火下泪小管炎。也可上下泪小管同时发生。部分患者还可能同时伴有慢性泪囊炎。常伴眼红、分泌物多、流泪等症状,因此临床上难以诊断,治疗后易复发。我科于2014年8月~2014年12月采用泪小管切开取出多发结石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泪小管炎的患者2例4只眼,其中女2人4只眼,双眼2人。

均为下泪小管炎,年龄50岁—65岁,平均年龄(57.5)岁。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过敏、代谢性疾病等其它影响手术进行的全身病。

1.2材料山东正大福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泪道探针、泪道探通引导针、导丝、泪点扩张器、泪道冲洗针、枪装镊、奥布卡因眼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鼻镜、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注射液、红霉素眼膏、生理盐水、及眼科手术器械(眼科显微器械)。

1.3方法术前1%的呋麻滴鼻液+贝诺喜眼液棉片放入下鼻道,患者卧位,贝诺喜眼液,碘伏眼睑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筛前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庆大霉素8万U和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中冲洗泪道,泪点扩张器充分扩张上下泪小点,泪道镜先从上泪点垂直进针然后变为水平位同时拉伸眼睑观察泪小管至泪总管泪道情况,见泪道壁光滑,通畅。泪道镜从下泪小管探通时探针进入下泪小管内数mm,即感到一种“软性抵抗”及摩擦感,观察泪道内病损,见泪道结石及大量棉絮状物、泪道狭窄部位、泪道粘膜充血及瘢痕,阻塞部位于下泪小管。探针自下泪小点插入泪小管后,切开睑缘灰线,分离眼轮匝肌,暴露泪小管,尖刀切开泪小管(切开时保留泪小点括约肌,距下泪小点2mm处),泪小管管腔膨大扩张呈嚢袋状,取出泪小管内大量结石。探针经下泪小管进入泪总管后进入泪囊至鼻泪管。选用山东正大福瑞达生产的泪道硅胶管,从下泪小点进入泪小管,至泪总管、泪囊达鼻泪管开口,从下鼻道勾出泪道硅胶管的球形端,上泪小点同样插入泪道硅胶管,至鼻泪管开口,勾出另一硅胶球形端,泪道硅胶管在结膜泪阜出形成“U”型。8—0可吸收缝线缝合泪小管切缘的眼轮匝肌,再缝合泪小管皮肤,加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由上下泪小点充分冲洗泪道。将硅胶管头端与尾端打结于下鼻道,剪除鼻腔多余尾端硅胶管,将硅胶管放入鼻腔内。术后第一天用加入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冲洗泪道,连续冲洗3天。以后每周冲洗一次,连续冲洗4周,局部给予点必舒眼液点眼1周、氧氟沙星眼液点眼?周,3月~6月拔管。拔管后冲洗泪道?次。

2、结果疗效标准:痊愈:无泪溢,泪道冲洗通畅;好转:泪溢减轻,泪道冲洗通而不畅;无效:仍泪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4眼均成功植入泪道硅胶管,术后冲洗均通畅,随访期间(6个月)均未出现溢泪,泪道冲洗均通畅。

表12例(4只眼)患者疗效分析

3、讨论泪小管炎临床较为少见,以下泪小管较多,部位多见于泪小管与泪囊连接部分或泪总管阻塞。炎症可从结膜蔓延下行感染或由泪囊炎上行感染所致,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1)。泪小管炎临床常见分泌物多、溢泪、结膜充血、泪小管及其周围红肿,挤压泪小管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冲洗时有脓性或黄色豆渣样物自泪小点溢出。

常表现为慢性炎症,及宜误诊为慢性结膜炎和慢性泪囊炎。多由细菌性结膜炎和慢性泪囊炎引起,伴有结石形成的泪小管炎多由真菌和放线菌所致。结石是由局部坏死组织真菌或放线菌钙化而成。泪小管炎诊断并不困难,但常被医生忽视,致误诊,我们在使用泪道镜下直观观察泪道病变,泪道狭窄、棉絮状纤维渗出灶、及泪小管结石,诊断泪小管炎后根据泪道情况采取显微镜下泪小管切开(切开时保留泪小点括约肌)手术方法,术中发现泪道狭窄或阻塞位于泪小管或泪总管近泪囊开口处,术中充分暴露泪总管泪囊开口后,泪道探针在泪小管内走行,可准确判断狭窄部位,和泪总管开口的位置。再去除结石后对合并泪道阻塞病变的给予泪道硅胶管置管术。

所选用泪道引流管系高分子合成材料加工而成,对人体组织无毒无害、无刺激、不会对泪小管壁造成伤害。硅胶管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植入后有持续扩张泪道作用,使狭窄或阻塞区的泪道形成一条光滑的、有上皮覆盖的管道。术后定期冲洗泪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再创伤较小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陶海.马志忠.侯世科.等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9.9(2):342-346.[2]聂天祥.放线菌性泪小管炎.临床眼科杂志.2005.13.372-373.[3]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上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