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3

淫羊藿研究进展

宋环霞

宋环霞(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450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05-03

【摘要】目的综述淫羊藿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及其现代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对淫羊藿的性激素样作用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淫羊藿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不同提取工艺所得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结论淫羊藿不同成分、不同含量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取工艺、不同的含量测定方法,因此会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作为含植物雌激素的主要植物的一种,淫羊藿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淫羊藿化学成分生殖作用性激素样作用内分泌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等。为小蘖科淫羊藿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1]。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可用于肾阳虚衰,阳痿尿频,女子不孕,腰膝无力,风湿痹痛,筋骨不利及肢体麻木等症。

1淫羊藿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淫羊藿属植物有40余种,以心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使用最多。主要分布在亚洲、中东、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最主要的分布区,共有23种及4个变种,约占世界总数的70%[4]。除朝鲜淫羊藿分布在朝鲜北部地区外,其余均为我国特有种,遍布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分布较广。日前形成药材商品的种类约有15种[3]。

2化学成分

早在1935年国内外学者已开始对该属植物进行较详细的化学成分研究,分得各类成分约200个。日本学者赤井一郎对箭叶淫羊藿和长距淫羊藿进行了研究[5]。研究表明,淫羊藿含有多种生理活性很强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且在不同的淫羊藿内含有的有效成分也不尽相同[6,7,8,48,49,50,51]。

2.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是淫羊藿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药典中规定,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5.0%。近年来发现的化合物中也多以黄酮类为主,淫羊藿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具有8-异戊烯基的黄酮醇类及一般结构的黄酮醇苷类[9],其中淫羊藿苷为特征成分。此外还有查耳酮、黄烷酮和具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类。近年来又陆续有一些新结构的化合物被发现,其主要结构的母核如图1[10]

图1.淫羊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母核

2.2多糖类化合物

淫羊藿多糖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体现出的免疫促进作用十分引人注目。目前,对淫羊藿多糖含量的测定,因产地及测定方法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含量约为18.64%-31.11%[25]。淫羊藿多糖经分离纯化得到10种分子量在122-656679的组分,其中纯度较高(97.97%)的EPSB12的分子量为70374[26]。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其有6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60:0.74:1.00:0.29:2.29:1.43[27]。

2.3木脂素类

杨云等[28]采用硅胶减压液相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对淫羊藿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是(7R,8S,8′R)-4,4′,8′,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单环氧木脂素。

2.4生物碱类化合物

从朝鲜淫羊蕾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淫羊蕾碱A:6一轻基一11,12-二甲氧基一2,2一二甲基一1,8一二氧一1,3,4,8一四氢一2H-7一氧杂一2一氮翁一苯并菲,另一种生物碱一木兰花碱也从淫羊蕾中分离得到[29]。

2.5酚苷类化合物

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R,8S)-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鼠李糖苷[28]。从黔岭淫羊蕾地上部分中分得一种苯酚普类化合物thalictoside:为p一硝基乙基苯酚召刁一毗喃葡萄糖普[30]。

2.6其它化合物

在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了其它一些化合物,如(+)-cycloolivil、β-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醛、丁二酸、对羟基苯乙醇[28]。

3提取工艺

淫羊藿作为我国的重要中药材,研究其提取工艺或制备技术,对于淫羊藿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完善、药效物质基础的揭示以及新型植物药和食品配料或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皆具有重要意义。

3.1传统提取方法

最常见的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是加热回流法[33]。盛茂银等设计了6种提取工艺对粗毛淫羊藿黄酮类物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不同工艺提取物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工艺2和3较好,其提取物产量、总黄酮含量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工艺及分析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6种工艺的提取物得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工艺6和工艺1的得率最高,工艺2次之。工艺3与工艺4的提取物得率没有极显著的差异,工艺5的得率最差。

由表2可以看出,各工艺提取物间的总黄酮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总黄酮的含量的高低依次为:工艺3>工艺1>工艺2>工艺4>工艺5>工艺6。

由表3可以看出,工艺2,4,6提取物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而且彼此没有差异性,其次是工艺3,它们都显著高于其余工艺。工艺1提取物的淫羊藿苷含量最低,平均值仅有0.70%。

申庆亮等[35]比较了水提醇沉法、乙醇回流法和碱提醇沉法对总黄酮的提取率,表明乙醇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李玉山等[36]对四川产地的不同淫羊藿属植物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含量达2.67%的原料为宣汉产巫山淫羊藿,建立了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80%乙醇70℃下以10倍、8倍、6倍量(v/w)分别提取2.0、1.5、1.0h。总收率达1.8%以上,含量超过98%。

除加热回流法外,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传统提取方法还包括水煎法、渗漉法、醇提水沉法等。通过比较乙醇回流法、水煎法和乙醇渗漉法对巫山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量[37],发现乙醇渗漉法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能耗低。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指标,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证实以80%乙醇为溶剂,固液比为1∶20,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此工艺提取淫羊藿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效率较高。

3.2其它提取方法

优选淫羊藿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碱水用量(C)、提取温度(D)四个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结果得到淫羊藿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30min,加20倍的3%Na2SO3的pH为9-10的氢氧化钠碱液,提取温度100℃,提取两次,每次90min。且该工艺稳定可行,经济实用。

以淫羊藿干粉为材料,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料液比、酶加入量及酶作用时间对淫羊藿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酶法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1.5h,酶加入量为1.6%,料液比1∶25。

4含量测定

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表明,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不同用药部位的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淫羊藿苷含量有较大差异,叶中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远高于茎。

研究HPLC色谱条件对药品制剂中淫羊藿苷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C18色谱柱;发现以甲醇-水(54:5:45:5)、甲醇-水-冰醋酸(54:46:0.5)为流动相时,淫羊藿苷色谱峰和淫羊藿定C色谱峰完全重叠,测得的含量比实际含量高。

陈肖家等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淫羊藿中1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3种方法的分离情况、线性、灵敏度、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和样品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分析时间为UPLC<CZE<HPLC;CZE的线性差于HPLC和UPLC,且线性范围较窄;UP-LC、CZE的灵敏度高于HPLC;3种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无显著性差异;样品的测定结果HPLC与UPLC相近,CZE明显偏高。HPLC,UPLC和CZE各有其特点,但CZE的测定结果与HPLC和UPLC有较大差异,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5结论

淫羊藿不同成分、不同含量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取工艺、不同的含量测定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作为含植物雌激素的主要植物的一种,淫羊藿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苗明三,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66-977.

[2]王昌林,李呈,王粤新.淫羊藿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概况.中国中药杂志,1998,23(3):183-185.

[3]郭玉林,肖培根.中药淫羊藿主要种类评述.中国中药杂志,2003,28(4):303.

[4]林新,李文魁,肖培根.淫羊藿研究的新进展.中国药学杂志,1997,32(8):449-452.

[5]LIWK(李文魁),ZHANGRY(张如意),XIAOPG(肖培根).AdvancesinstudiesonmedicinalplantsofEpimedium[J].WorldPhyto-medicines(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3,8(4):147-154(inChinese).

[6]郭宝林,余竞光,肖培根.中国中药杂志,1996;21(6):353.

[7]郭宝林,余竞光,肖培根.中国中药杂志,1996;21(5):290.

[8]刘开顺,等.中草药,1990;21(9):36.

[9]谢娟平,孙文基.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海峡药学,2006:18(5):17.

[10]谢娟平,孙文基.巫山淫羊霍根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7.

[11]倪静,淫羊藿与运动能力.四川体育科学,2006,1(3):30-32.

[12]李德耀.淫羊藿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免疫活性研究[M].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1-45.

[13]饶金华,刘文英,江嘉峪.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析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的组成[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366-367.

[14]杨云,张寒娟,朱振华,等.心叶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材,2009,32(7):1051-1053.

[15]刘春明,刘志强,等.朝鲜淫羊藿中生物碱类新成分的分离提取及结构鉴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12):2215~2217.

[16]韩冰,沈彤,等.黔岭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5):333.

[17]刘敏,周芳,黄少伟,等.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分布[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31-33.

[18]盛茂银,杨庆雄,陈庆富,等.粗毛淫羊藿黄酮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899-1901.

[19]申庆亮,丁涛.正交设计法研究淫羊藿提取工艺条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5):5-6.

[20]李玉山,邬应龙.川产淫羊藿属植物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8,33(11):206-208.

[21]王欣,王婷婷,王海军,等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09,20(9):670-671.

[22]胡道德,顾磊,姚慧娟,等.均匀设计法优化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工艺的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0):799-802.

[23]李亮曜,叶利萍,颜雄,等.淫羊藿总黄酮提取新工艺的研究.广州化工,2008,36(4):42-44.

[24]苏瑛,郑晓翠,唐咏,等.淫羊藿多糖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食品科技:提取物与应用,2009,34(4):200-203.

[25]张崇禧,张莉,张莹莹,等.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人参研究,2008,(1):21-23.

[26]朱升,欧海军,赵淑儿,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080-2081.

[27]单娜,路金才,王晶,辽宁产朝鲜淫羊藿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中国中医药杂志,2009,16(1):48-51.

[28]杨增明,周海瑜,杨树娟.HPLC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研究.中国药品标准,2008,9(1):43-47.

[29]陈肖家,李绍平,王一涛,等.HPLC、UPLC、CZE测定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8,43(8):624-628.

[30]袁杰,龚又明,鞠鹏,等.法分析朝鲜淫羊霍中的化学成分.中国草药,2004,35(4):371-374.

[31]韩冰,沈彤,刘东,等.黔岭淫羊蕾化学成分研究之二.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0):740-742.

[32]陈慧玲,吴珍云,杨华,等.中黔产淫羊覆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1,18(1):39-40.

[33]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63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