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在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陈福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在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陈福芳

陈福芳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外二科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心外科护理过程中行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心外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58例。护理组行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和总体有效率。结果:护理组总体有效率52例(89.66%)、护理满意度56例(96.55%)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65.52%)、48例(82.76%),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外科患儿的护理过程中行护士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能够利于获取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信任,建立和谐关系的同时,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关键词】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189-02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教育和法律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同时,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小儿心外科患儿而言[1]。由于小儿外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能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护理服务和治疗,给予护理人员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方式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要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尽量满足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的情绪,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心外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58例。其中,护理组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为0.4~11.5岁,平均年龄(8.5±1.4)岁;病程0.3~10.5年,平均病程(6.5±1.1)年;常规组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为0.5~12.5岁,平均年龄(9.1±1.7)岁;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6.8±1.2)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行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①护理人员需要采用和蔼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患儿以及患儿家长时刻感受到来自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获取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的信任;②由于心外科疾病的病情变化难以推测,而小儿心外科患儿的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护理人员通过采取与患儿家长积极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能够充分了解患儿的心内需求,利于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和护理干预;③治疗和护理干预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向患儿以及患儿家长讲解有关该类疾病的健康常识和治疗防范,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告知患儿家长有关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患儿家长可以随时提出自身疑问和困惑,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惑;④由于患儿家长十分担心患儿病情的发展进程,同时,长时间的治疗费用和精神压力,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容易导致患儿家长出现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心理疏导,缓解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从根本上体谅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⑤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动作保持轻柔和准确,充分表现出极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积极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⑥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而言,则需要适当给予轻拍和触摸等动作安慰,缓解患儿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和陌生感,进而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而言,则需要采取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患儿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改变情况;⑦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讲解有关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儿家长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到院进行复查。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和总体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均利用SPSS21.0软件包,对于小儿心外科的治疗效果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若计算P<0.05,则两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56例(96.55%)显著高于常规组48例(82.76%),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伴随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儿童的健康问题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因此,对于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逐渐提高[3]。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能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4-6]。

经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总体有效率52例(89.66%)、护理满意度56例(96.55%)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65.52%)、48例(82.76%),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行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方式,积极与患儿家长积极性交流和沟通,进一步获取患儿家长的信任,深入了解患儿的患病情况和个人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积极满足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不仅能够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同时,还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有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护士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心外科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郭任,麻爱军.护患沟通在小儿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1):115-116.

[2]王小梅,陈芳,李莉.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3):379-380.

[3]王晨曦.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在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9):156-157.

[4]张永红.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在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093-3094.

[5]千艳红.护患沟通艺术在118例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33(2):153-154.

[6]赵斯静.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的临床应用体会[J].广州医药,2012,43(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