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因素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因素及护理

徐芳

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833200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是一种由于一些其他疾病引发的脑血管的血液流动受限,从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最终出现一系列的神级功能的受限的疾病。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世界人类第二大死因,由于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死率比较高,所以对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将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以及病人预后所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护理

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中,预后多不是特别良好,所以我们更加重视影响病人发生脑梗死预后的一系列因素以及对脑梗死病人所应该做出合理的护理工作。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概述

1、动脉粥样硬化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首要病因就是在大脑底和颈部的大动脉处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位于这些部位的大动脉是脑循环中重要的组成环节,当这些动脉由于各种其他的原因而出现粥样斑块发生硬化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脑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了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是指那些可以诱发产生心源性栓子的疾病诱发的脑血管的栓塞,从而导致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3、小动脉硬化发生小动脑硬化多是由于病人有长期的高血压史,从而导致了脑深部白质和脑干穿动脉的病变和闭塞

4、其他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血管因素和血液因素的影响

二、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将本地区近一年内收治的173名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他们中男性115例,女性58例,年龄介于57--77岁之间,除出血性脑卒中疾病以后,在其他肾脏、心脏、感染等方面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进过专业的神经科研究人员以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所需的病人的既往病史、相关的实验室和资料以及人口学和临床数据。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的来源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对脑梗死预后研究的相关资料的记载和本地区医院科室对缺血性脑梗阻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记录,其中我们罗列出了相关的10个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方面,其中包括高血压、年龄、受教育程度、心功能、高血压史、意识状态、感染、血糖、肌酐、发病至入院时间。相关数据的采集一定要及时和迅速,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病人的血压以及体温的测量一定要在患者入院之后的6小时之内完成;相关的实验室数据的采集和记录要在患者入院后的三个工作日完成。血研究前制定调查手册并进行预试验,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每周由研究小组对每份登记表进行复查。

3、随访调查我们对病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随访和调查,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开始发病的时间为起点,以对病人的最后一次随访和调查或病人发病死亡为终止时间。随访的方式分为调查人员通过定期的电话调查或者是通过信件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调查的相关内容主要是以核实病人的个人病史为主,我们通过一定的分值评定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预后良好,而另一组则为预后不良或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由一名相关的工作人员按照10%比例抽样进行检查性复查,但是要求复查者并不了解入院情况和第1次随访结果,计算两次随访结局的符合率。若两名随访者预后分类不同,由研究小组讨论决定。

4、统计学数据研究等到随访结束,调查表收集后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及逻辑性检查,我们将收集到的内容经过编码之后建立数据库,经过专业人员操作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中,将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分段,然后对录入的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对和检查。最后将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理论化,从而得出结论。

5、结论本次研究采用了较大样本研究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因素,从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重要的对病人预后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包括高龄、感染、NIHSS评分高、意识状态、心功能障碍等,所以在我们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应该对相应的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

三、护理工作

(一)对症性护理:1、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我们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让患者口腔保持足够的清洁度和湿润度避免发生口腔的感染。另外也要时刻注意对病人呼吸道的管理,帮助病人定期的进行常规的拍背拍痰,因为痰液中含有许多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所以进行呼吸道管理是一项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他们往往存在意识功能的障碍导致腺体的分泌物比较的多,且自行排出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通过拍背或者翻身的方式借助外力帮助病人有效的及时的将滞留在呼吸道内的痰液排除体外,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发生。进行机械的吸痰;对于有气管切开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发现分泌物异常及时进行细菌培养。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病人的意识状态是对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最基本的一个体现,对我们了解病人的病情的发展程度和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是我们对病人的预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医护工作者一定要做到定期(每隔15--60分钟)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一次观察并且详细的记录,因为一个人的意识的好坏是与自身大脑的损伤程度的高低以及脑梗死的面积大小是有密切的关系的,一旦病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者病人的意识障碍出现加重的情况,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病人是否发生了再次的脑梗塞或者是出现了继发性的脑出血的可能。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进一步加重和扩大。3、心功能不全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应用新店监护设备时刻密切的观察和记录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补液时一定要注意液体的用量及输液的速度,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病人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劳力性活夜间的阵发性性的呼吸困难,如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了心率的加快、尿量的减少或者是心尖部出现了舒张期的奔马律等一系列症状时,一定要及时与相关的主管医生联系,对很有可能要发生的肺水肿作出积极有效的准备和处理。

(二)一般性的护理:1、饮食方面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一定要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戒烟戒酒,进食的事物一定要注意高维生素的摄入,少食多餐并注重营养的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严格控制病人的体重和血脂,但是必要要保证病人身体每天所需要的热量和蛋白质、水分的摄入量,通过医生的指导,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很好的自我调节和管理生活方式。2、日常生活方面管理医师要经常对对人进行鼓励和引导,逐步锻炼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努力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能够尽快的去适应和习惯医院的生活。同时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开展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及疾病的特点和转归,让他们了解到病人进行疾病康复训练的意义。3、心理指导由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往往在心理上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慌、不安等心理现象,对自己的疾病抱有不够乐观的心态,这些负面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病人的疾病的治疗。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通过对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更快速的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

结语: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所以我们就需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工作进行多项的研究。通过我们本次试验研究,我们探究到了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几个重要的因素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一系列护理方式,这些资料都将使我们对缺血性脑卒中这种疾病有了更好的认识,也将会有助于我们去更好的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岑晓婷陈晓君吴美芳等.脑梗塞患者睡眠障碍分级护理管理与病情康复[J].内蒙古中医药.2014(04)

[2]陈晓君,项泉.科技馆展教人员专业化发展的探索[J].科技通报.2014(03)

[3]陈晓君.山区生态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以丽水市景宁县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