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教育职业对教师健康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高等医学教育职业对教师健康的影响

邓广耀黄志诚(通讯作者)

济宁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山东济宁272067

摘要:目的了解高等医学教育职业对教师健康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2014年济宁医学院教师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病率最高的6种疾病分别是脂肪肝、咽部慢性充血、牙龈炎、高血压、龋齿和高脂血症。按系统分类,患病人次由高到低前5位分别是五官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其中,患五官、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男性教师多于女性教师,而患血液系统疾病的女性教师多于男性教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0~39岁年龄组患五官疾病、血常规检查异常者较多,40~49岁组患妇科疾病者较多,50~59岁组患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较多。结论医学高等教育职业对教师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与其职业特点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职业;教师;健康

高校教师中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担负教学和科研的重担,其健康状况与教书育人的工作质量密切相关。而工作任务繁重,长期伏案写作,休息锻炼少;同时营养不均衡、搭配不合理;以及受到来自教育体制改革、岗位竞争、晋升职称、发表论文等的压力[1],可能影响了其健康。研究表明[2],高校教师中咽喉疾病、颈肩腰腕机体疲劳、下肢静脉曲张、痔疮、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本次调查主要以医学院校教师为对象,通过其例行的健康查体了解医学高等教育职业对教师健康的影响,以更好地进行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改善其健康状况。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整群抽取2014年济宁医学院教职工查体资料,剔除不合格、不完整的资料后,获取完整的体检资料684份。其中男性教师资料340份,女性教师资料344份,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59岁。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调取该校教师的体检资料。体检的项目包括眼科、耳鼻喉、口腔、肝胆胰脾双肾胃B超、肝功、血压、血脂、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妇科检查、脊柱四肢、甲状腺检查。按系统类别,将上述体检项目中的疾病,分别为五官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进行患者的性别分布及比较、年龄分布、统计比较和主要病种排序。

1.2.2统计分析方法: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主要病种排序

患病率较高的6种疾病由高到低分别是脂肪肝、咽部慢性充血、牙龈炎、高血压、龋齿、高脂血症(表1)。将各种疾病按照类别归属于各个系统之后,按患病人次和疾病的构成比排序,由高到低前5位依次是五官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妇科疾病。

表1主要病种排序

2.2疾病的性别分布及比较

五官疾病、牙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脂肪肝、肝功指标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P<0.01);而患眼部疾病、心电图异常、血液系统疾病、血粘度升高、血常规检查异常、贫血的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P<0.01),其他疾病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2。

表2教师所患疾病的性别分布

*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2.3疾病的年龄分布及比较

30~39岁组教师五官疾病、咽部慢性充血、牙齿疾病、眼部疾病、扁桃体肿大、血常规检查异常的人数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P<0.01),40~49岁组教师妇科疾病的人数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50~59岁组教师鼻部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脂异常、血粘度升高、糖尿病的人数显著多于其他年龄组(P<0.05,P<0.01)。见表3。

表3教师所患疾病的年龄分布

*为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得出的结果。

3讨论

从本体检资料分析来看,患病率最高的6种疾病分别是脂肪肝、咽部慢性充血、牙龈炎、高血压、龋齿和高脂血症,若按系统分类,患病人次由高到低前5位分别是五官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从中可以看出该校教师患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五官和内科疾病占比重较大。

性别差异上,大体上看来男教师患病种类更多,患病集中在五官、消化、心血管系统,而女教师患病在眼、心脏和血液系统更多。可能的原因是同女教师相比,男教师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饮食摄入过多,同时由于课业繁重缺乏适当的体育运动,加之吸烟和饮酒,加重了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危险。而女教师参与的体育锻炼少,体质不如男教师,免疫力低;血液系统疾病与女性生理状况有关(如月经造成生理性贫血),也与患有消化道疾病和痔疮等有关,而部分教师由于节食减肥,饮食中没有给予补充也是原因之一。

年龄差异上,青年教师30~39岁组患五官疾病、咽部慢性充血、牙齿疾病、眼部疾病、扁桃体肿大、血常规检查异常较多。中年教师40~49岁组患妇科疾病较多,而50~59岁组患鼻部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脂异常、血粘度升高和糖尿病较多。可能的原因是青年教师工作相对繁重一些,平时授课节数较多,并未注意用嗓卫生和对咽喉的保护,喝水少,润喉次数少,易患咽部疾病[3];爱吃甜食,喝水少,漱口次数少,易患牙齿疾病;忙于科研、查阅资料而不注意用眼卫生,易患眼部疾病。中年教师50~59岁组自身的消化、循环、内分泌、免疫等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有所减退,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及热能较高[4],饮食摄入量和搭配不合理,另外参与的体育运动少,同时吸烟和饮酒,所以易患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与以往研究相比,该校教师患下肢静脉曲张、腰腿膝关节疼痛及呼吸系统疾病很少,可能是由于大部分教师授课时间分散,久站时间较短,而高科技的投影技术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大大减少了身体各个关节的负荷和做功;加之有意识的进行体育运动,且学校所在地环境良好各种污染物污染较少,所以患此3类疾病数目较少。

鉴于教师患五官、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建议教师们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加强健身锻炼并持之以恒,定期体检,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PutaiJin,AlexandarS.Yeung.Tak-OnTang,etal.IdentifyingteachersatriskinHongKong:Psychosomaticsymptomsandsourcesofstress[J].JournalofPsychosomaticResearch,2008,65(4):357-362.

[2]姚琳.高校教师肌体职业病的护理与防治[J].北方药学,2012,9(8):113-114.

[3]AdrianeMesquitadeMedeiros,SandhiMariaBarreto,AdaAvilaAssuncao.VoiceDisorders(Dysphonia)inPublicSchoolFemaleTeachersWorkinginBeloHorizonte:PrevalenceandAssociatedFactors[J].JournalofVoice,2008,22(6):676-687.

[4]赵琼,张乾勇.某高校中老年教师营养相关慢性病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5):149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