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在电能计量方面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论计算机在电能计量方面的应用

黄枭丁小龙曹楠徐双双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故障与错误接线检查工作是装表接电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装表接电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所必备的业务技能,更是营销计量专业化管理过程中专业化管控指标提升的基础和支撑。

关键词:计算机;电能;计量

一、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及错误接线检查的重要性

第一,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和错误接线问题,与用户利益息息相关。作为贸易结算依据的电能计量装置若存在故障或者错误接线,势必造成计量失准,存在多计量或少计量的情况,有违电能计量“公平、合理、准确”的宗旨,对用户权益造成侵蚀,造成用户用电成本失真,影响用户效益效率。第二,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和错误接线问题,与电力企业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相互关联,若电能计量装置存在故障和错误接线,将会影响供售电量的统计,难以准确记录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致使线损等相关指标统计失准失真,影响着交易的公平性,容易造成优质服务事件,影响供电企业服务社会的形象。

二、电能计量装置故障与错误接线类型

根据计量装置的定义,计量装置故障及错误接线常见的类型有电流互感器故障、电压互感器故障、二次回路故障、电能表故障,失压、失流、欠压、欠流、互感器极性错误、电流电压相位不对应等:

(一)互感器故障

电流、电压互感器故障主要有二次电流、电压不平衡;内部响声异常,出现滋滋响声等;油浸式互感器渗油、油面过低、油色异常,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熔断等。

(二)二次回路故障

电压二次回路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二次回路接触不良,二次回路接触电阻过大等。

(三)电能表故障

电能表故障分为显示故障、计量故障、外观故障,其中显示故障分为黑屏、花屏、彩虹现象、残像和拖尾、断续显示、乱码、漏液、显示错误等;计量故障分为误差超差、潜动、不启动、停走、组合误差超差、时段转换错误、闰年转换错误等;外观故障包括螺钉生锈、面板/外壳变色、液晶模糊、按键接触不良等。

(四)错误接线类型

主要包括因错误接线导致的失压、失流、欠压、欠流,互感器极性错误、电流电压相位不对应等。

三、计算机在电力计量管理中的作用

(一)快速查询电能数据

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的电力计量管理系统,需要将所有电能表卡片上的基础数据完整无缺、准确无误地输入系统,这是电力计量管理系统实现其功能的条件和前提。由于电力计量管理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条件查询、浏览查询以及单表查询等查询手段,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查找待校表和超期表,所以能够实现快速查询电能数据。

(二)实现定期校验轮换

计算机在电力计量管理中的应用使得电能计量装置实现了定期校验与轮换。这项功能的实现是电力计量管理系统建成后具有最明显效果的功能。在操作过程中,只需要向系统下达一个定期校验或轮换的命令,就可以自动将所有需要电表自动检查出来,实现了不丢、不漏、准确、快速。而且电力计量管理系统搭建完成后,也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用户配表的定期轮换。仅需要将定期轮换的旧表号输入,就可以借助原有的相关数据将从资产库中将所有能够与之相匹配的表单提出来以供用户选择配表。

(三)有利数据输出维护

电力计量管理系统在提供上述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将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自动生成出来,比如每日的工作票、配表单、定期轮换统计表等票据,同时也提供校验差错率、合格率等信息的统计以及打印输出。此外,系统还提供数据备份功能,避免因意外情况产生而破坏电力计量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

四、计算机在电力计量管理中的运用

(一)需求分析

伴随人们对电力资源需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人工电力计量管理方式早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基于用户的现实需要,研究人员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了计算机电力计量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诞生以及在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为了实现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针对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电力企业还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对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二)系统功能

电力企业目前所采用的电力计量管理系统有着较为丰富的功能,并且给予不同的工作人员赋予了不同的管理权限。比如电力计量兼职人员和专业人员两者就拥有不一样的权限,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力计量管理系统还能够正确分类计量工具,通常分为一般计量器具和大型计量器具两类,通过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掌握各个计量器具的具体分布情况,从而有效地监控其状态,进而对这些计量器具实现有效管理。此外,电力计量管理系统还能够提供计量器具的周期汇总表、检定申请表等等的自动生成功能,如此以来就可以轻易实现不需要检定的计量器具和需要检定的计量器具的分开,并且在需要检定的时候发出提醒通知,杜绝检定延误情况的出现。

(三)设计过程

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应当结合计算机本身的管理系统,数据库需要采用针对对象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可以说数据库的建立与优化是整个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核心,其优点具体表现在与其他数据库相比,该数据库的结构呈多样化,冗余性更低一些,能够实现子数据库和总数据库工作的同时开展,协调两者关系,使得子数据库与总数据库之间具有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的能力。数据库建立工作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编写应用程序代码以及程序界面。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的图形界面主要基于WINDOWS系统,而在该系统中主要是借助VC技术来对图形界面予以设计,然后借助ADO数据库连接技术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数据库操作功能。而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因为采用模块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从而增加了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接口数量,有利于系统今后的优化升级操作。总的来说,借助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出来的电力计量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掌握的特点,即使是新上岗的员工经过简单的培训也能够快速熟练运用。

参考文献:

[1]曹琳琳.浅谈实施计算机电力计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

[2]闻一飞,赵光奎.计算机在电力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142-142.DOI:10.3969/j.issn.1673-1328.2013.35.153.

[3]王婷婷,曹勖.计算机在电力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24.DOI:10.3969/j.issn.1673-9957.2016.24.018.

[4]尹理根,汤敏,张学麟等.电力计量管理中计算机的作用[J].通讯世界,2014,(21):189-190.DOI:10.3969/j.issn.1006-4222.2014.21.105.

[5]牛军辉.八矿井下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研究与运用[J].科技风,2015,(2):99-99.DOI:10.3969/j.issn.1671-7341.2015.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