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的中药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5

痹症的中药治疗

张庆强张建国

张庆强张建国(江苏省宿迁市工人医院中医科223800)

【摘要】痹症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痹症,相似于现代医学,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腿关节病等一系列骨关节病症。目前西医多以抗生素、激素、止痛类药物治疗,且有毒副作用。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八宝回春汤”等古方,随症加减,治疗各种痹症21例,效果较好,现记录于后。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250-04

例1、袁某某,男,19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7月28日。

患者诉,双膝关节疼痛半月,怕冷,局部无红肿,饮食二便正常,其它无不适(曾在外地工地地下室磨水泥地坪)。脉滑,舌红,苔薄。症属:寒湿痹阻经络,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方:黄芪30g、桂枝20g、川断10g、赤芍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干姜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三煎两服日一剂,二剂。

7月30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二剂,双膝疼痛已减轻,仍感双下肢乏力,别无不适,脉滑,舌红,苔薄。原方加党参10g、白术10g、续服二剂。

8月2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双膝疼痛不明显,步行5里以上,仍感疼痛,其他情况正常,脉滑,舌红,苔薄。

原方加狗脊15g、灵仙15g、独活10g、续服三剂,并嘱其注意休息,和禁用冷水洗澡。

二月后患者告之愈,已返工地打工,观察14年未见复发。

例2、徐某某,女,35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8月2日。

患者诉:周身关节疼痛二年,伴身懒,乏力,阴雨天更甚,饮食二便正常,脉沉滑,舌胖淡,苔薄白(长期从事捕鱼作业),症属:寒湿客留经络,治宜:祛湿散寒,通经活络。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方:黄芪30g、桂枝20g、赤芍15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羌独活各10g、苡仁30g、防已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三煎两服,日一剂,三剂,嘱其注意休息,避免潮湿。

99年8月6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周身关节疼痛及双膝痛减轻,尚有颈项痛较重,已不怕冷,时有胸闷、无汗,口渴,心烦,症属:水湿凌心,寒邪未解,寒极生火之症,治宜:祛湿散寒,滋阴降火。

方:黄芪40g、桂枝20g、白芍15g、芋肉15g、生地15g、玉竹1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苡仁30g、防已10g、苍术10g、麻黄6g、桔梗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菖蒲15g、三煎两服,日一剂,5剂。

99年8月12日诊,患者诉,服上方汗已出,胸闷,口渴,心烦减,唯身懒乏力。予补中益气汤,加苍术10g、狗脊15g、灵仙15g、三剂,并嘱其注意休息,禁用冷水洗澡。

一月后,患者告之症状减轻。

例3、许某某,女,66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10月12日。

患者诉:右膝关节疼痛二年,怕冷,劳累和阴雨天加重,目前行走困难,X片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明显,诊为右膝骨性关节炎,饮食二便正常,脉沉弱,舌红,苔薄。症属:寒湿痹痛,因气血亏虚,外邪客留所致。治宜:扶正祛邪,通经活络。

方:熟地60g、补骨脂60g、鸡血藤60g、肉豆蔻60g、乳香30g、没药30g、川芎30g、茯苓30g、运志30g、菖蒲30g、牛膝30g、白芍30g、当归30g、炒研末炼蜜为丸重6g,早晚各服一丸,一月一疗程。

99年11月30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一月后,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已能从事轻微劳动,仍怕冷,怕累,其他无不适,脉滑,舌红,苔薄。

方:原方加黄芪60g、桂枝30g、赤芍30g、狗脊30g、灵仙30g、仙灵脾30g、苡仁30g、防已20g、白芥子20g、木瓜20g、防风30g、荆芥20g、炒研末,炼蜜为丸重8g,早晚各一丸,连服一月。

2000年3月16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三月后,右膝关节已不痛,停药已二月,除劳累后有膝痛外,别无不适。嘱其劳逸结合,注意保暖,加强身体锻炼,以巩固疗效。

例4、宋某某,女,52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10月25日。

患者诉:周身疼痛二年,怕风、怕冷,饮食二便正常,以双膝关节为主,脉沉细,舌红,苔薄。症属:寒湿痹阻经络。

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40g、桂枝30g、赤芍15g、白芍15g、干姜10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20g、狗脊15g、灵仙15g、桃仁10g、红花10g、苡仁30g、防已10g、苍术10g、茯苓10g、牛膝10g、白芥子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服三次,三剂。

99年10月29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周身疼痛症状减轻,双膝关节疼痛未减,其他正常,脉沉细,舌红,苔薄。原方加独活10g、川芎10g,服法同上,三剂。

99年11月5日诊,患者诉,服方后双膝关节痛减轻,其他正常,原方去白芥子、桃仁、红花,桂枝减为10g,再服三剂。

一月后,患者告之,双膝已不痛,已正常参加劳动,嘱其注意保暖,不要过于劳累,加强体质锻炼,防止复发。

例5、马某某,男,45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10月28日。

患者诉:右侧腰痛一年,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与气候变化关系不明显,伴双胯痛。西医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症范畴,饮食二便正常,脉滑,舌红,苔薄。

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0g、桂枝20g、白芍15g、牛膝10g、杜仲10g、白术10g、茯苓10g、伸筋草10g、鸡血藤20g、延胡10g、丹参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二次服,三剂。

99年11月2日诊,患者诉,服上方腰痛稍轻,不愿继续服汤剂,改为药酒治疗。方:杜仲50g、牛膝30g、仙灵脾30g、鸡血藤50g、当归30g、狗脊30g、党参30g、黄芪30g、浸白酒2500g,一周后,饮酒日1-2次,每次30ml,连服一月。15日后,患者告之,服药酒后,腰痛明显减轻,嘱其注意休息,继续服药酒。

例6、邹某某,男,52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10月30日。

患者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二月,现出现右下肢麻木,胀痛,饮食二便正常,脉滑,舌紫,苔薄。症属:气滞血瘀痹阻经络之象。

方:“黄芪赤风汤”加味:黄芪60g、赤芍2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干姜10g、伸筋草10g、木瓜10g、羌独活各10g、狗脊15g、灵仙15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同时配药渣炒热熨患部,日1-2次。

99年12月7日诊,患者诉,上法服用后,腰痛明显减轻,其他正常,要求继续服药,原方加党参10g,再服三剂。

99年12月12日诊,患者诉,腰痛已除,嘱其用热盐坚持熨一段时间,并注意保暖,不要过于劳累,防止复发。

例7、高某某,女,20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12月20日。患者诉,双上肢及双膝关节痛一年,怕冷,曾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依赖西药止痛,时轻时重。饮食二便正常,脉细弱,舌红,苔薄。

方:黄芪40g、桂枝30g、赤芍15g、白芍15g、干姜10g、鸡血藤15g、狗脊15g、灵仙15g、熟地20g、防风10g、荆芥10g、羌独活各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服二次,服后避风,休息30分钟,以微汗为度,5剂。

99年12月26日诊,患者诉,服方后,双肩双膝疼痛明显减轻,无其他不适,原方加仙灵脾10g、党参10g,续服三剂,服法同上。

99年12月30日诊,患者诉,双肩双膝已不痛,为巩固疗效,原方减半量续服三剂。

例8、苗某某,女,30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元月3日。

患者诉:腰痛一月,以左侧为甚,并向左下肢放射至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时怕冷,饮食二便正常,X片示,L3—L4椎间盘突出,脉细弱,舌微紫,苔薄。症属气血瘀阻之象。

方:当归20g、牛膝15g、杜仲15g、白术15g、水煎日一剂,分二次服,并注意休息。

2000年元月6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三剂后症状减轻,有时怕冷,纳差,脉细弱,舌红,苔薄。

方:当归15g、牛膝15g、杜仲15g、白术15g、桂枝10g、白芍15g、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日一剂,服三次,三剂。同时将药渣加生姜2两,大葱2两,切细炒热布包热敷于腰部,上盖被以微汗为宜。

2000年元月10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六剂后,腰已不痛,唯下蹲时下肢有胀感,其他正常。效不改方,原方加黄芪30g、党参10g,服法用法同上。

2000年元月13日,患者告之,前症已消失,嘱其继续热敷一段时间,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理。

例9、叶某某,女,44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元月10日。

患者诉:腰痛二年,伴右下肢麻胀,劳累后加重,怕冷,X片示:L?3-L4椎间盘变窄,骨质增生,诊为:腰椎骨质增生,其他正常,脉细弱,舌红,苔薄。症属气血亏虚,寒湿瘀阻。

方:黄芪40g、桂枝30g、白芍20g、干姜1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杜仲10g、白术10g、熟地20g、党参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两次服,三剂,同时注意休息。

2000年元月14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腰痛减轻,无其他不适,原方续服三剂。

2000年元月18日诊,患者诉,服方六剂后,腰痛已明显减轻,嘱其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调理,以壮腰健肾丸善后。

例10、朱某某,女,30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2月10日。

患者诉:周身游走性疼痛一年,以右上肢、左腰为甚,怕风吹,伴头昏头胀,睡眠差,饮食二便正常。脉细滑,舌红,苔薄。此乃风寒相博,气血不畅之象。(自诉生育时,吹电风扇后即有此症)风善行,而寒性凝,风袭上则头昏头痛,风行四肢,则肢麻疼痛。祛风活血散寒为该症治疗之法。

方:黄芪40g、桂枝20g、白术15g、防风10g、荆芥10g、羌活10g、柴胡10g、独活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白芍10g、菊花10g、天麻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2月14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周身疼痛稍减,头疼、头昏亦减轻,说明药已对症,原方加党参10g,再投三剂。

2000年2月18日诊,患者诉,服方后,周身疼痛大减,头疼、头昏消失,尚有纳差,身懒乏力,脉沉弱,舌红,苔薄。属气血亏虚之象,以补中益气汤加天麻10g、木瓜10g、狗脊15g、灵仙15g,三剂善后。

例11、罗某某,男,20岁,宿城区人,小车司机。

初诊时间:2000年2月12日。

患者诉,腰痛一年,以夜间尤甚,脉左弦,舌红,苔白腻,症属寒凝湿阻之象。治以祛寒胜湿,调畅气血。

方:黄芪30g、桂枝20g、白芍15g、当归15g、白术15g、杜仲15g、牛膝15g、灵仙15g、狗脊15g、党参10g、茯苓10g、陈皮8g、半夏8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2月24日,患者诉服上方三剂,腰痛减轻,夜间不痛,有时出车回来后疼痛,脉弦,舌淡胖,苔薄。原方加鸡血藤15g,三剂。嘱其服药期间注意休息。

2000年4月12日,患者诉服方后腰痛已除三个多月,近日出车多,又复发,但症状较前减轻。脉弦,舌红,苔薄,症同前。

方:黄芪40g、桂枝30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5g、川芎15g、牛膝15g、杜仲15g、赤芍15g、川断10g、仙灵脾10g、苡仁30g、防已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二次服,三剂。同时给灵仙50g、狗脊50g、杜仲50g、鸡血藤50g、仙灵脾30g、白酒5斤,浸泡一周,每日饮30ml,日二次。嘱其注意劳逸结合,观察半年,未复发。

例12、王某某,男,63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2月17日。

患者诉:腰痛三月,伴左胯及左下肢胀痛,遇冷和劳累后即发,X片示:L3-L4骨质增生,饮食二便正常,脉沉滑,舌微紫,苔薄。症属寒湿凝滞,痹阻经络。

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40g、桂枝30g、白芍20g、赤芍20g、干姜10g、当归15g、川芎15g、川断10g、桃仁10g、红花10g、杜仲10g、白术10g、苡仁30g、防已10g、延胡10g、狗脊10g、灵仙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2月25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腰痛、下肢痛均明显减轻,尚有时胀,下蹲时明显。脉滑,舌淡胖,苔薄。原方加鸡血藤15g、枸杞子10g、补骨脂10g,续服三剂。

2000年3月4日诊,患者诉,腰痛已不明显,劳累后仍有轻微疼痛,说明余邪未除,为巩固疗效,以古方“八宝回春汤”加全蝎、蜈蚣,加倍量炒研制成丸,每服6g,日三次,一月为一疗程。现服药已停三月,未见复发。

例13、肖某某,女,48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3月24日。

患者诉:左肩疼痛,双膝火热痛三年,怕冷,口苦,头昏,易出汗,查ASO≥500,RF(+),饮食二便正常,月经2-3月一潮,脉滑弱,舌淡胖,苔薄。症属气血亏虚,寒湿夹杂之症。

方:黄芪40g、桂枝30g、赤芍25g、白芍25g、防风15g、羌活10g、独活15g、狗脊15g、柴胡10g、生地10g、苡仁30g、防已10g、鸡血藤15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3月31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除头疼头昏减轻外,双膝火热痛,仍未减轻,且心慌易出汗,脉滑,舌淡,苔薄。属药未对症。

更方:黄芪50g、白术20g、党参15g、麻黄15g、桂枝15g、防风10g、杜仲10g、当归20g、川芎10g、菟丝子20g,水煎日一剂,服三次,三剂。

2000年4月6日诊,患者诉,服方后,肩痛双膝火热痛明显减轻,偶有头昏,无其他不适,脉细弱,舌红,苔薄。继以原方麻黄减至6g,投三剂后愈。

体会:一诊辨证对症,组方合法而未效;二诊原方略作调整,重用麻黄、菟丝子,效果显著,纠其原因是一方忽略风寒束表,肾阳不振两个症因,麻黄为宣肺解表之剂,通行十二行,开腠理,大量敛汗,菟丝子,振肾阳,补正气,故腠理开,肾阳振,百药得以行,顽疾可克。

例14、吴某某,女,38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3月29日。

患者诉:周身沉重乏力半年,怕冷(曾诊为椎间盘突出症),饮食二便正常,睡眠差,脉细弱,舌红,苔薄,症属外感湿邪,痹阻经络。

方: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党参10g、茯苓10g、陈皮8g、半夏10g、泽泻10g、桂枝10g、苡仁30g、防已10g、苍术10g、菖蒲15g、焦三仙各15g、甘草8g、升麻10g、柴胡10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3月3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身重已减,其他正常,原方续服二剂,告愈。

例15、高某某,男,45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4月1日。

患者诉:双膝疼痛伴周身沉重10多年,于每年春天即发,多药无效,ASO≥500,RF(+),有时恶寒怕冷,发作时,纳差,乏力(曾有破冰涉水史)脉沉弱,舌淡胖,苔薄。症属寒湿客留经络。为寒伤春病之症。(古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

方:投“八宝回春汤”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白芍15g、熟地20g、生地20g、麻黄10g、杏仁10g、桂枝10g、干姜10g、茯苓10g、防已10g、香附10g、黑附片10g、川芎10g、陈皮8g、牛膝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4月11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症状明显减轻,除有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不适,脉细弱,舌红,苔薄。原方续服三剂。

2000年4月15日诊,患者诉,服方6剂,双膝已不疼痛,周身轻松,纳谷香,一切如常人,为巩固疗效,原方三剂,炒研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6g,日服二次,开水送下,连服一月,嘱其次年入春即先病治疗,平时加强身体锻炼。

例16、施某某,女,45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4月5日。

患者诉:胸骨疼痛半年,伴周身疼痛,阴雨天为甚,ASO=400,RF(-),西药无效,饮食二便正常,脉细弱,舌淡胖,苔薄。症属湿邪痹阻经络。

方: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熟地10g、苍术10g、苡仁10g、防已10g、茯苓10g、白术10g、乳香10g、没药10g、灵仙15g、狗脊15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三次服,三剂。

2000年4月9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三剂,周身疼痛减轻明显,胸骨痛稍减,其他无不适,脉细弱,舌红,苔薄。原方去乳香,加白芥子10g、陈皮8g、牛膝8g,三剂。

2000年4月14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三剂,胸骨痛明显减轻,身重已除,说明寒湿凝结,痰阻经络是关键,原方加桔梗10g、菖蒲15g、再投三剂,一月后患者告之愈。

例17、刘某某,男,30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3月28日。

患者诉:右侧腰痛一周,伴向右下肢放射痛,遇冷及劳累后为甚,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饮食二便正常,脉滑弱,舌红,苔薄。症属风寒侵袭,经络痹阻。

方:黄芪40g、桂枝30g、白芍20g、赤芍20g、防风15g、当归10g、川芎10g、牛膝10g、灵仙15g、狗脊15g、干姜10g、木瓜10g、伸筋草10g、甘草8g,水煎日一剂,二次服,三剂。

2000年4月6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三剂后,腰腿疼痛明显减轻,仍有下蹲时右下肢胀感,其他正常,脉细弱,舌红,苔薄。

方:上方加鸡血藤15g、川断10g、苡仁30g、防已10g,三剂。

2000年4月10日诊,患者诉,服方6剂后,腰腿已不痛,右下肢下蹲时胀感减轻,其他正常。原方三剂,嘱其注意休息和营养调理。

例18、陈某某,女,39岁,宿城区人。

初诊时间:2000年4月11日。

患者诉:右肩及右下肢疼,胀麻10年,时轻时重,阴雨天及劳累后加重,严重时不能劳动,怕冷,月经不规律,有块,白带量多,色正常,饮食二便正常,脉细弱,舌红,苔薄。症属风寒客留经络。

方:黄芪40g、桂枝30g、白芍20g、干姜10g、防风10g、荆芥10g、苡仁30g、防已10g、当归10g、川芎10g、苍术10g、白术10g、狗脊15g、灵仙15g、鸡血藤15g、伸筋草10g、木瓜10g、焦三仙各15g、甘草8g,水煎日一剂,服三次,三剂。

2000年4月18日诊,患者诉,服上方后症状明显减轻,其他正常,脉细弱,舌红,苔薄。原方加熟地30g,续服三剂,嘱其注意休息和保暖,加强营养调理。一月后,患者告之除阴雨天右半身有轻微疼痛外,别无其他不适,因怕服中药,而中止治疗。

例19、赵某某,男,64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4月8日。

患者诉:双下肢腓肠肌麻胀二年,劳累及阴雨天加重,不能走远路,平时上午轻、下午重,怕冷,左下肢静脉曲张。饮食二便正常,脉弦紧,舌胖紫,苔腻,症属寒凝血瘀。

方:黄芪40g、白术10g、防风10g、陈皮8g、半夏8g、牛膝10g、桃仁10g、红花10g、党参10g、丹参10g、当归10g、川芎10g、苏木10g、桂枝10g、麻黄8g、杏仁10g、桔梗10g、木瓜10g、伸筋草10g、鸡血藤15g、地别虫8g(研末冲服),水煎日一剂,服二次,三剂。

2000年4月12日诊,服上方后双下肢麻胀感减轻,唯下午有轻微麻胀感,休息后消失,其他正常,原方加熟地20g,再投三剂。

静脉曲张,由寒湿凝滞,气血运化失常所致,且年深日久,病情留恋,非一时所能奏效。嘱其服药期间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少走远路,尽量抬高下肢,以减少复发。

例20、高某某,女,48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4月14日。

患者诉: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二年,怕冷,阴雨天及夜间为甚,难以入睡。发作时,关节肿大恶寒,口干,口苦,饮食二便正常,脉沉弱,舌紫,苔少。ASO≥500,RF(+)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症属:风寒湿邪相杂、客留经络。

方:以“八宝回春汤”加全虫30g、蜈蚣30g、炒研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50丸,日二次,连服一月。

2000年5月20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一月,四肢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夜间能坚持入睡,仍怕冷,脉细弱,舌红,苔薄。因病情复杂,一时难以奏效,原方制丸续服一月。

2000年6月25日诊,患者诉服上方一月,症状明显好转,夜间能安然入睡,纳谷香,阴雨天仅有周身懒散,不适感,说明病势已去,原方原法,续服一月。

讨论

中医痹症,相似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躯干、腰腿、及四肢骨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为特征的一类骨关节病,其共同特点是,遇风、冷、湿、劳累等,病情加重,中医认为,痹症,是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畅,感受风、寒、湿、瘀邪侵袭,客留人体,痹阻经络、关节,肢体,致使关节、肢体僵硬、麻木、红肿、疼痛、不遂等,甚者造成关节肿胀、变形、肢体瘫痪,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西医多以抗生素、激素、祛痛为主治疗,效果多不满意。

笔者从“补气血”、“益肝肾”、“祛寒湿”、“驱风邪”、“活经络”、“疗痹痛”入手。

用“八宝回春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赤风汤”等古方,这些集“麻黄”、“桂枝”、“玉屏风”、“四物汤”、“平胃散”等多个方剂的治疗优势,系统地对痹症这一顽症进行治疗,并随症加减,宗传统的“扶正祛邪”、“辩证施治”的思路,治疗各种类型的痹症21例,皆取得较好效果。

组方由“黄芪、白术、赤芍、半夏、附子、党参、麻黄、茯苓、防已、香附、杏仁、川芎、当归、陈皮、防风、肉桂、干姜、甘草、沉香、乌药、川乌、白芍、熟地、生地、生姜、大枣”等二十余味中药组成,对治疗,因风、寒、湿、瘀邪所致的,气血双虚痹症,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祛风湿、祛寒邪、疗痹痛,有较好效果,原方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类中药,更能加强搜风祛湿、通络止痛之效。

20例患者,所用方药组合、施药方法,又不尽雷同,有用汤剂、有用散剂、有用丸剂、有用酒剂。有异曲同工之效,皆遵“辩证施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