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

杜寒强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生态课堂既不是让学生回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也不是全部问题的解决,而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生命活力,展现生命的灵性和思维的个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更多的问题。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所谓生态课堂,是强调以生为本,追求动态生成,关注生命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学习自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构建生态课堂,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立足生本,构建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若学生见到教师如君临天下,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此氛围之下,学生如何敢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缺乏生命气息的课堂必定了无生趣。一名学生转到新学校就读,数学考试得了25分,教师给他定了增加20分的学习目标,下次考试该生得了58分。教师宣布这次全班考得最好的是该生,学生们很惊讶,教师说:“该生比上次增加了33分,有谁比他强?”全班学生鼓掌向该生表示祝贺。也许是首次受到赞扬,这个学生哭了,从此爱上了数学。这位教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帮助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很好地诠释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生态教育环境下,学生只有差异之分,没有优差之分,教师要树立生命独特性与超越性的教育观,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之进入生命发展的最佳状态,引导学生感受并欣赏生命之美。

二、关注动态生成,构建生态课堂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一个多元共生、互动变化的空间,其极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生成的丰富性和鲜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前预设和教学设计,而要时刻关注并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生成,并以此为新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三、情智共生,构建生态课堂

理想的数学生态课堂是生命和智慧的有机统一,是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并善于艺术性地赋予知识以情感,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比例”一课,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黑板上一个巨大的手印(教师事先用粉笔勾画出的)吸引住了。“这是谁的手印?”“不会是巨人的手印吧?”“手印都这么大,这个巨人有多高呀?”“如果真是巨人的话,他的脚印该有多长呢?”……学生讨论的问题越来越接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教师从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手按在黑板上的手印上。由于教学情境的启发,学生的议论再度升级:“老师,这个手印大约是你的5倍,这个巨人的身高会不会也是你的5倍?”……如何“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讨在学生的想象中拉开了帷幕。知情交融,师生互动,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妙趣横生的故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互动合作体验成功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践行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必须力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的快快乐乐。这里需要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而这密切配合的前提则应当要求我们的教师去努力追求这样的目标:抓住数学知识的“魂”既要通过巧妙地设计有效地引导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去、同伴共同经历探索和体验成功,同时还要抓住关键之处,去追问,让学生从教师的追问中生出疑点,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发现。再之,还必须鼓励学生去把思考和心得去和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我们的学生去大胆的表达。这样则可使得我们的学生的思维经受了一定的挑战后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如在教统计与概率时,我们总要让学生去做摸球的游戏,学生摸球前我们也总不告诉袋子中不同颜色球的数量,只告诉学生袋中只有两种颜色的球,只要求学生去摸球,只要求学生去不断地多次的再放回的摸球,学生摸来摸去,总能产生一定的感觉。然后让我们的学生把摸球的感觉去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便会不自觉的道出不同颜色球的数量,即他们各自所占的比例,进而估计袋中不同颜色球的数目。

五、让练习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首先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联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级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尤其要关注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幸福指数。小学生的幸福指数高,学习的效果肯定就会好。总之,生态课堂倡导人文与科学相融的教学理念,注重生命关怀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行为,追求和谐共生的教学境界。它是先进的,代表着积极向上的课堂;它是鲜活的,代表着生机勃勃的课堂;它是有生命力的,代表着充满灵气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自强.着眼数学素养深入文本预设.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3]王振宇.追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教学参考.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