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伤口护理中的营养护理

包丽梅(黑龙江省塔河县依西肯乡卫生院黑龙江塔河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152-02

现已明确,伤口愈合是一个既复杂又耗能的过程。营养是影响愈合过程的重要因素,营养良好促进愈合,营养不良阻碍愈合已成共识,因此营养护理应贯穿伤口护理的始终。护士在动态评估伤口的同时,还要定期评估病人在各愈合阶段的营养需求,识别病人存在或潜在的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及其营养问题,区分其严重性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了解病人对自身营养状况的认识、反应和可利用资源,制定并实施个体化营养计划.设定伤口愈合期间的营养护理目标,实施过程中需定期评价营养效果,不断修正计划,如此循环往复,促使营养护理协同伤口护理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促进伤口愈合。

1营养估计

实践证明,护理程序是有效的伤口护理和营养护理方法。使用护理估计技巧收集资料进行营养估计,也是营养护理的第一步。

1.1估计目的①估计和判断病人的营养状态。②区分营养不良的程度和有营养不良危险的病人。

③分析和判断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④为制定和实施个体化营养计划提供依据。⑤为评价营养护理效果提供反馈信息。

1.2估计方法

主要采取交谈、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进行营养估计。

1.3估计内容

1.3.1主观资料主要通过交谈、询问获得病人个体饮食习惯和有无影响饮食或吸收的不良嗜好或习惯。如挑食、偏食、酗酒、吸毒等,详细了解病人的营养史、过去史、现病史和现有问题的描述、当前的身心反应及对自身状况的认识、态度、依从性等。在估计营养史时可采用Weinsier等人提出的“营养史估计指南”,从摄入不足、吸收不足、丢失增加和需求增加4个方面进行估计,具有全面具体、指导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护士使用的一种估计工具。

对当前营养状况的估计可采用Elia提出的方法,从皮肤、指甲、巩膜、舌苔的表现去估计。此法具有客观、简便、易操作、耗时少的优点,不但能提高护士对病人营养状况判断的准确性,而且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采用此法估计时还需询问病人的饮食习惯,特别注意有无偏食、挑食倾向,有无特殊的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吸毒或药物成瘾等),有无慢性病(如糖尿病、胃病、心肺疾病等)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

1.3.2客观资料主要采用测量法和实验室检查法获得。常用指标有体重下降的程度、体质指数、理想体重百分比。

理想体重百分比(IBW)=实际体重/理想体重×100%。这些指标测量对病人无损伤,可随时反复监测。

血清蛋白测量结果(白蛋白、转铁蛋白、前蛋白)和血红蛋白检测是与营养有关的生物检测指标,应根据病人个体状况定期监测评估。

2判断营养不良的几种方法和标准

2.1判断“有营养不良的危险”指标

可采用Nancy和Kathy报道的方法,凡有下列情况可判断其有营养不良的危险:(1)有未愈合或久治不愈的伤口。(2)有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短肠综合征者。(3)有多发伤(闭合性颅脑外伤、穿透伤、多发性骨折)者。(4)有压疮(压力性溃疡)者。(5)过去1年内施行胃肠道手术者。(6)神经性厌食者。(7)昏迷者。(8)糖尿病患者。(9)终末期肾病或肝病者。(10)小肠或(和)大肠梗阻者。(11)咀嚼或吞咽困难者。(12)嗜酒或长期服药,有可疑药物营养素反应者。(13)头或头颈手术者。(14)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HIV者。(15)隔离者。(16)抑郁状态/抑郁症者。

2.2区分营养不良的程度

2.2.1体重下降指标易观察和判断,临床护士都应熟练掌握,目前多采用Hookins的标准。

2.2.2根据血清蛋白测量结果和理想体重百分比(%IBW)判断:此指标性判断有一定难度,但作为专科护士和高级护士也应掌握。

3制定和实施营养护理计划

3.1制定营养目标和计划

根据营养估计结果,护士需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制定营养目标和计划。过去一直认为,严重创伤和伤口感染时,为了减轻肠道负担,采用禁食使肠道休息,现在认识到正是这种“休息”状态导致其屏障功能破坏,引发或加重肠源性高代谢和多脏器功能不全。

3.2实施计划

营养计划的实施涉及护士、病人与家属、营养师的密切配合,是一个团队合作过程。要取得良好效果,护士应做到:(1)在实施营养计划时护士特别应了解以下知识,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护理:一是营养配方的成分;二是何时及为何要使用不同的配方;三是何时调整配方的成分。(2)护士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讨论营养计划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根据病人的病情、进食能力、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和消化、吸收情况制定进食计划表,指导病人少量多餐,多给病人积极的反馈。(3)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可采用认知和音乐疗法调动病人积极参与营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4)如是实施管饲营养计划,则需要为病人设置管饲量、每日喂食次数及间隔时间。(5)如需胃内管饲,根据病人情况可采用间断性喂食或持续性喂食。(6)并发症预防:喂食泵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渗透性腹泻的发生率,减少了腹部不适,从而改善了病人的耐受性且能很快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是高吸入危险者插入鼻肠管或造口管进行小肠内管饲,则推荐使用持续性喂食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营养计划中要随时评估,发现病人及其家属存在的问题,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还要特别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一般的浅表伤口可采用常量(0.1~0.3g/d)补充,如果是深大伤口则应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1.5g/d),因为维生素C是胶原合成中脯氨酸与赖氨酸羟化作用所必需的物质。已有研究表明,伤口愈合过程需大量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