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剂量立普妥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较大剂量立普妥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观察

董国兴

董国兴(安徽安庆市石化医院内二科246001)

【关键词】立普妥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41-01

脑梗死(CI)约占脑血管病的75%~80%,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慢性炎症过程[1]。目前多认为阿托伐他汀可对脑梗塞治疗有效。但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调节血脂及抑制炎症反应的疗效有差异,本文对7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给予了大、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NIHSS评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4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小剂量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38±11.1)岁,病程3~48h;大剂量组35例,其中男l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28±10.85)岁,病程3~48h。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全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抗血小板、改善微循与脑细胞代谢、制酸、管理血压与血糖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立普妥20mg,1次/d,睡前服用;大剂量组给予立普妥40mg,1次/d,睡前服,疗程为2周。

1.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大剂量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小剂量组3511.23±2.205.27±1.01

大剂量组3511.41±1.913.10±0.85

P>0.05<0.01

3.讨论

脑梗死是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一组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脂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过程,血脂的控制为病因治疗之一,LDL-C更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血清Hs—CRP是检测炎症反应的最灵敏的指标之一。立普妥(阿托伐他汀)为新一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除具有明确调脂作用之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细胞氧化、抗血栓形成和抗炎等非调脂作用。本文对70例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大、小剂量立普妥治疗,选用了CRP为检测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采用LDL为判断患者调脂的变化水平之一,使用NIHSS评分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并观察2组相关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发现,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仅大剂量治疗组有一位长期大量饮酒(3650日,500g/日)患者发生肌溶解,停药并对症处理1周后恢复,后其余不良事件均轻微且可逆,差异不具显著性。

综上所述,急性期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立普可较快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而且不良反应少,相对比较安全。

参考文献

[1]邓晓玲,汪健,尤志珺.立普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24-1526.

[2]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