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青年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培育和践行青年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张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87-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众,努力使之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医疗卫生行业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部门,必然要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承重墙,而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必然会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我院团委通过不断探索培育和践行青年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路径,基本形成了团员青年健康成长的四大平台,发挥了思想凝聚、事业凝聚、创新凝聚、文化凝聚的作用,推动了医院的持续发展。

1搭建素质培养平台,发挥思想凝聚作用

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共青团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共青团先进性的保障[2]。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因此,医院团组织应当协助党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医院主人翁责任感,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培养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断增强团组织在青年职工中的凝聚力和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1.1实施“思想建团”路径

1.1.1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团干部政治教育与医院扩大中心组学习相结合,与全院党员干部一起参加院周会,聆听《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精神》等专题报告;二是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教育与党团支部学习相结合,利用“一对一,心向党”主题活动,促使团支部与党支部结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上党课、上团课,定期培养,早日“推优入党”;三是团员青年思想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注重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融合、落实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

1.1.2实施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坚持不懈用用高尚精神塑造青年,结合重大活动、事件和节庆日等,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

1.2发挥思想凝聚作用

实施“思想建团”路径,通过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把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了思想凝聚作用。一是体现在政治素质过硬,2009年展“推优入党”工作以来,共有104名团员通过了“推优”,其中96人已加入了党组织。二是体现在思想觉悟过硬,青年能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承担政治任务。近几年,在医院派出的援疆、援藏、抗震救灾、人才京效行等技术骨干中,35岁以下青年比率超过50%,较好的发挥了先进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

2搭建岗位成才平台,发挥事业凝聚作用

2.1实施“事业聚才”路径

院团委力求做到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学习中培养人才,在工作中输送人才。一是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注重在工作中给青年压担子,如中西药门诊在青年中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并根据青年的特长和需求放到重点岗位进行锻炼,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神外ICU坚持“民主管理”的理念,在青年中倡导科室管理我参与,大胆选用青年分别担任各个质量控制自查小组的护理组长,让青年在参与管理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增长知识和才干。二是完善团干部的推荐和选拔流程,加大团干部中青年党员和高学历人员的比例,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不断提升团干部的内在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利用“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星级青年志愿者”评选、“青年才艺大赛”等方式,选拔青年业务人才、青年公益人才、青年文体人才,建立青年人才库,为医院发展储备力量。

2.2发挥事业凝聚作用

实施“事业聚才”路径,通过一系列推优荐才活动,培养和选拔各类人才百余名,较好的发挥了事业聚才的作用。目前,其中一些青年已成为科室的技术骨干、一些青年走上管理岗位,担任了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班组长、护士长等。以医院重点学科神经内科为例,科护士长希望借助团干部岗位培养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奉献精神,全科共有7名组护士长,其中5名在35岁以下,且全部担任过团支部书记或团干部,是科室培养的骨干力量。近几年,我院青年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有10名35岁以下的青年成为北京市科技新星,目前主持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课题,成为医院的后备人才。

3搭建品牌活动平台,发挥创新凝聚作用

3.1实施“创新兴团”路径

3.1.1着力推动工作内容的创新院团委在继承以往行之有效的载体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工作内容。“青年文明号”创建作为一项医院关注、社会关心、共青团长期坚持的品牌活动,始终围绕医、教、研工作要求,把夯实基本知识、理论、技能作为创建活动的基点,把医疗质量和安全、科研和教学成果、管理和服务规范、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作为考评标准。近几年,在创建过程中改变团委统一规定创建内容的方式,而是充分尊重创建集体的首创精神,青年自行设计创建主题、创建口号,鼓励青年集体以“落实细节、优化流程、便捷服务”为主题开展岗位建功活动,以“和谐有我、文明有我、奉献有我”为主题开展公益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在日常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2着力推动工作方式的创新院团委在组织结构上,打破以往的行政管理层次,尝试项目化管理方式,如把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立项管理,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在医院”、“志愿服务进农村”、“志愿服务进社区”“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品项目,由项目组负责人全权负责各组的工作,制定了各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将工作按流程和时间落实到人,将责权利具体到项目组,确保活动项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活动效果的可预见性。

3.2发挥创新凝聚作用

实施“创新兴团”路径,持续推进基层团建创新,通过精心策划、扩大宣传,塑造一系列青字号品牌活动,发挥了创新凝聚的作用。一是创建了院级“青年文明号”12个,市级“青年文明号”2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青年文明号作为青年中的一面旗帜,感召和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成为了具有精湛业务技术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医院和谐发展和青年健康成长的双赢格局。二是青年志愿者行动遍及十几个边远山区、农村和二十几个社区和敬老院,现有注册志愿者500余名,累计服务约3000余小时,受众人群达100万余人次,院团委获“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组织贡献奖、“志愿服务在医院”项目获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有7支志愿服务队获“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实现了服务社会、宣传医院、锻炼青年的“三赢”效果。这些品牌活动使院团委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成为了推动医院发展建设的有力工作渠道。

4搭建舆论宣传平台,发挥文化凝聚作用

共青团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它既具群众性,又具先进性,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共青团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因此,医院团组织的任务就是要引导青年医务人员在医院发展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楷模榜样的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奠定基础[3]。

4.1实施“舆论宣传”路径

院团委充分利用医院媒体,在医院官网开设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建设”专题版块上积极投稿,包括对“宣医精诚”的理解,“我的梦中国梦”、“最美北京人”事迹宣讲,志愿服务、活动风采展示;通过宣医电视播放“共建和谐”微视频,宣传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典型事迹;在《宣医信息》报刊上刊登十佳优秀青年事迹,《急诊室的故事》、《生命的故事》等真实感人的榜样故事等,通过日常形势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4.2发挥文化凝聚作用

实施”舆论宣传”路径,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文化凝聚作用。一是传、帮、带传承典范,采取老专家口述实录讲故事的方式记录宣医的优良传统,形成网上文字资料进行宣传教育,使文化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来传承。二是平凡人、平凡事示典范,通过宣医信息刊登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精神宣传院内先进文化、先进业绩,激发共鸣与热情,培育、传承、弘扬宣医精神。三是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树典范,不断总结、分析和指导各青年文明号示范集体、岗位工作,发掘、宣传、树立先进模式创新、先进人物引领、先进文化导向的先进典型。努力让医院倡导的价值观念、教育内容能够传递到其所能达的每一个地方,影响到每一名青年,营造了全院青年医务人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闵光汉.团员意识教育与团员先进性[J].武汉学刊,2006,1:42

[3]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之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