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蒋彭英

河南息县二高蒋彭英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也正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学校教学模式和方法,影响着各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使语文教学猛虎添翼;用得不好,画虎不成反累犬。

笔者反思别人和自己的课堂,发现多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存在三个误区:滥用课件,忽视文本,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多媒体的想象转化为单一的画面,妨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以上种种误区,并非多媒体的错,而是不懂得理性使用多媒体的错。古人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能否让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关键在于能否善用。善用的原则是六个字:适量、适时、适当。

一、用得适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形象生动的画面成为学生展开深度思考的依托,让学生的深度思考依托多媒体而又超越多媒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曾在外校观摩教授《变色龙》一文,授课者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种动物与作者所写人物之间的关系,采用一个三维制作的动画,演绎蜥蜴在不同的环境下体色的变化情况,两分钟的一个小动画,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蜥蜴的变色是为保护自己,而文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变色”也正是为了保护自己,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直观的画面形象地印入学生的脑海,而教师通过点拨又留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以《莫高窟》为例,“藏经洞”一段文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何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分量呢?老师以透着苍凉的藏经洞洞门照片为背景,满怀深情地介绍藏经洞发现及文物丢失的历史史实(内容出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然后请全体同学起立,齐读这段文字。一张照片,一段叙述,开启了学生的心扉,学生读出了历史的沧桑,爱国的情怀。老师展示的这张照片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此文的强烈兴趣,又能让学生较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题与感情。

二、运用适时,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于一体,它使知识容量增大,更具吸引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对知识的掌握更清晰,全面,深刻,能更充分地调动各种感观系统,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生的知识面被拓展,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多媒体带来发展的内驱力,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手段被拓宽,文本、媒体、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课程的丰富性得以发展和生成。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节选,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电视”,热火朝天的谈感受,贾雨村的忘恩负义、门子的阴险狡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

古人云:“过犹不及。”任何事物都讲究度,多媒体的使用也是如此。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有适量、适时、适当地使用,才能使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只有走出误区,该用则用,才能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语文教学服务,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