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内比教学”同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我与“课内比教学”同成长

胡文芳

胡文芳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443400

“课内比教学”活动,似春风,吹醒了荆楚大地,吹遍了校园每个角落,也吹进了教师的心田。我深深感触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这期间的教学比武活动让我在备课、议课、上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每个环节都见证了教师们点滴成长的足迹,不仅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成为了我们教师成长的舞台。

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参与了说课、上课、观课、议课每一个环节。让我这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当我们抱着深入钻研的心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一节课的安排,我们就会有新的收获。在进行语文教育活动时,应尽量让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语文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不仅教师要精彩,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表现得精彩。人是在锻炼中不断成长,这话一点不假。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问自己:“如果这节课让我来上,我会怎么上?”正如有人说过的“教学是一种永远有遗憾的艺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课堂完美,但我们可以尽量弥补这种遗憾,在学习与反思中正视自己的遗憾与不足,多问几个“假如让我来上会怎样?”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虽然忙着、累着、收获着,但我留恋这种磨练。

教学“比武”活动中,通过听其他老师的课,我也发现了同样一节课,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各异,为达到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课堂中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语文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更要能带着学生满载而出,教学环节中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等拓展活动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教材,再走出教材走入我们的生活的过程。这样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就是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作为老师更不能墨守成规,一本教科书,我们也可能读出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方法。只有不断地钻研教材、探索教法,才能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同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每一节课都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猜测、实验、交流、分析、推理、判断。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参与语文“再创造”活动,实现个性的展示与飞扬。学生在这种民主、开放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能力会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呼唤着学生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寻找固定答案的过程,不再是亦步亦趋地复现教材中知识概念的原意,不是只去忠实地认知而无自己独特的渗透情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创造性过程。学生在不断理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社会,理解语文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的新理念。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在听课、讲课和评课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同事那里学到了好的经验和方法,把同事们教学中存在的的不足作为自己教学的警戒,今后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我认识到,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师和教师比一比,有力地促进了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策略和艺术,增强了时代感、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伴着三尺讲台,借着“比教学”的平台,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我把自己的教学基调定于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在教学中反思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真正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