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3

河南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

罗玉明

罗玉明(洛阳理工学院)

摘要:河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利用其粮食资源优势发展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河南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和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政府引导推进行业自律、调整产业结构、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建设规模专业市场和提高创新能力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构成系统

1产业集群的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意义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产业成群、围成一圈集聚发展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构成

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是根据产业集群在粮食加工产业中的应用而来,它是产业集群模式在粮食加工生产组织模式中的创新。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是以传统粮食加工转化为中心,拥有与粮食生产加工有关的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及机构作支撑,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的包含紧密相连的农户、企业、机构及市场等在内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有机体。[1]河南目前已形成和正在发展中的粮食加工转化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绝大多数已初具规模,成为了农业技术与农户连接的纽带,对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3河南粮食加工产业的基本状况

2009年,河南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45亿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078亿斤。其中夏粮产量613亿斤,秋粮产量465亿斤。粮食产量连续第4年超千亿斤,稳居全国第一。在粮食生产和加工产业的良好带动下,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3%和1%。据统计,目前河南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70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3%,居全国首位,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上述数据显示在河南省建立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有良好的前提基础,而且有必要通过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了河南粮食加工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河南劳动力的吸收和转移,发挥本省特有资源优势推动全省经济发展。

目前河南的粮食加工业已经在较为完备的细分基础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根据粮食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小麦类加工业、玉米加工业、稻米加工业、大豆及油料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以上粮食加工业与粮食种植业、粮食加工设备行业、粮食购销、储存和粮食加工食品业共同构成河南的粮食加工产业。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在现有的年产值超百亿的8个产业集群中,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占据2席,其中漯河食品产业集群被评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2]这既说明了食品加工业是河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也说明了围绕粮食加工将大有作为,(如河南方便面产业集群,漯河肉类产业集群)。

4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较深,市场化的协作发展意识不强,地方和部门受利益驱动、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的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仍大量存在。政府部门对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没有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及时合理的规划,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更是缺乏合理规划和必要的引导,对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内的合作与交流缺乏正确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仍然存在不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同业竞争现象严重、专业分工不明确,企业协作意识淡薄,这些都不利于河南省粮食加工企业结成网络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4.2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目前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趋同制约了产业集聚和扩张,粮食加工产业链条没有得到充分延伸。产业集群发展层次还很低,总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和质量不高,主要依赖国内外低档市场,集群在国内外的行业地位还不高。由于产业链未充分延伸导致河南省许多地区在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产业趋同、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特色、企业规模过小,粮食深加工欠缺,产品附加值低,大众化粗放型加工产品多,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档次加工产品较少,粮食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力差等方面,这些问题不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4.3整体营销能力弱。由于现有粮食生产加工业规模小且未形成良好的协作集群,再加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的区域性整体营销能力比较差。除了一些大企业有自己品牌外,其他不同的粮食生产加工产业带,多数都没有树立起一种整体营销意识和区域品牌营销意识,结果多数企业受制于区外或省外的大企业或中间商,失去了营销方面的主动权,进而限制了其产品的销售,制约了产业规模的发展。

4.4提高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河南省粮食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不足,企业科研能力比较弱,这导致了企业技术改进和产品革新能力普遍较低。甚至率先发展的以大型加工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也表现出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产业配套不完善等、集群缺乏发展后劲等一些问题。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的发展趋势下,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如何实现群体性的创新能力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5河南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5.1规范政府的协调作用和推进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保障集群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人对产业集群治理结构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缺乏了解,在河南省表现出政府“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在市场体制之下的行业组织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亟待提高与增强。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设中,企业间的“信任”和“承诺”是维持集群的必要条件。而以政府和行业组织是促成企业间诚信关系的建立的重要纽带。但是由于政府自身行政体制的约束和各地方政府局部利益观的影响,导致河南省政府在对粮食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的引导和规范不够科学化,因而应由省政府站在全省战略发展的高度科学的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协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发挥良好的协调。另外,行业组织的建设也能很好的在市场体制之下对其成员进行自律性的规范,而且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集体服务,使本地企业间建立学习和交流机制,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5.2调整集群内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目前由于河南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结构不够合理造成了企业之间竞争多于合作,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低,配套服务网络仍需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与所在区域及全球产业链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不强。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引导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产业集群内促进分工体系中价值链的提升,形成由传统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调整的合理产品结构,形成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

5.3通过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对发展产业集群十分必要。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充分发挥集团化带来的专业化、规模化效益,提高河南粮食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依附于龙头企业的市场与经营,配合龙头企业的特定市场分工体系,发挥和利用自身灵活运转的优势,成为龙头企业引导下产业集群的一部分,龙头企业也可以与小企业进行转包合作,增强企业柔性。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区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还可以通过政策性的安排激励龙头企业参与集群治理的积极性。在没有龙头企业的地区可以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网状式产业集群。

5.4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粮食加工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市场与产业建设完善的互动。按照产业布局的特点建立具有正对性的较大批发市场,这一措施的第一作用在于能够实现粮食加工产品的大规模集聚,形成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市场,便于产品的集中销售。其次,通过规范化的监管有利于保障粮食加工产品这个特殊行业内产品的安全合格,促进产品质量提高,这样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内的团体品牌优势。另外,通过市场信息的直接反馈形成企业和市场消费的互动,有利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进而保证产业集群的灵活应对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逐步形成能够进一步整合产业集群内部资源并且有效引进外部资源的专业物流园区,提高粮食产业化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5.5加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粮食深加工产业化发展。加大粮食加工企业技术开发力度,加速粮食深加工的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注重传统工艺技术与高新技术的集成和优化,发挥技术的最大潜能和整体优势。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带动粮食精深加工的发展。另外,还要加大粮食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在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普及先进技术的适用。政府要按产业发展的的需要及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帮助,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改善产业集群粮食深加工能力弱,产品档次低的不利局势。

参考文献:

[1]秦建军,姿源功,晏涛.发展河南粮食加工业集群的效应及对策—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0):208-209.

[2]方润生,孙连键.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8(10):15-19.

[3]张润清,李索光.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

[4]徐小平,刘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06(011).

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76,《基于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河南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