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两所学校学生视力检查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上海市松江区两所学校学生视力检查模式探讨

姚春霞1骆璇1何鲜桂2何玉萍1薛青1

姚春霞1骆璇1何鲜桂2何玉萍1薛青1

(1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20;2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040)

【摘要】目的探索松江区“学校-社区-医院-疾控”眼病防治业务联动的学生视力不良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的一体化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择两所学校实现由学校按照常规开展学生视力检查,然后由专业医生开展复查,对前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校两次检查结果差距不大,对照校虽然前后两次的视力不良检出率相近,但是一致率仅为72.54%。经过统计学检验两所学校前后两次视力检查结果一致率差异显著,实验校一致率明显高于对照学。结论学校保健老师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培训,对于学生视力不良的检测准确率更高,专业医师培训效果显著。

【关键词】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模式

【中图分类号】R77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56-02

上海市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松江区的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松江区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由学校保健老师独立承担,每学期对校内全体学生开展一次视力检查,检查结果以报表形式直接报告至区CDC。这一工作模式导致我区视力监测结果与卫生保健老师的专业技能、检查方法、工作态度息息相关。为了正确掌握我区中小学生视力现在,提高学生视力检查准确性,故开展本次研究。

1对象与方法

采用以学校为基础的非完全随机化的对照研究,随机选取松江区内2所学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校卫生保健老师经专业医师培训后对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对照组学校卫生保健老师不经培训直接进行筛查,筛查出的视力不良者由二级医院专业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对于学生患有弱视、斜视、青光眼等眼疾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仪器的限制二级医院为补充诊断、治疗,并开展相应的跟踪随访监测和健康教育。

2数据处理

采用Excel2003数据录入、整理;采用SPSS统计和分析。

3结果

最终选择新桥小学和小昆山学校两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每校1~3年级1班和2班的全体学生纳入研究,共计565人。其中,新桥小学281人,为实验校,小昆山学校284人,为对照校。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研究对象校别年级性别分布情况

3.1视力筛查结果

经过卫生老师检查视力,新桥小学1~3年级各筛出视力不良学生30人(29.70%),32人(31.68%),26人(32.91%),共88人,占新桥小学总研究人数的31.32%。小昆山学校1~3年级各筛出视力不良学生30人(31.25%),30人(30.93%),31人(34.06%),共91人,占该校总研究人数的34.07%,详见表3。

表3研究对象视力卫生保健老师筛查结果

4结论

本研究采用以学校为基础的非完全随机化的对照研究,随机选取松江区内2所学校,新桥小学为实验校,卫生保健老师初筛视力不良学生人数88人,专业医师复查研究对象得到视力不良学生88人,前后两次检查学生视力不良结果一致的学生257人,占91.46%。而对照校小昆山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初筛视力不良学生人数91人,专业医师复查得到视力不良学生99人。前后两次检查学生视力不良结果一致的学生206人,占72.54%。数据结果显示,实验校两次检查结果差距不大,对照校虽然前后两次的视力不良检出率相近,但是一致率仅为72.54%。经过统计学检验两所学校前后两次视力检查结果一致率差异显著,新桥小学一致率明显高于小昆山学校。说明学校保健老师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培训,对于学生视力不良的检测准确率更高,专业医师培训效果显著。

目前,松江区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由学校保健老师独立承担,每学期对校内全体学生开展一次视力检查,检查结果以报表形式直接报告至区CDC。这一工作模式导致我区视力监测结果与卫生保健老师的专业技能、检查方法、工作态度息息相关。为了正确掌握我区中小学生视力现在,提高学生视力检查准确性,故开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视力监测不能过于依赖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在区内对各校卫生老师有专业医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提高卫生保健老师视力检查水平效果显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这个工作模式作为常规,纳入今后学生视力监测工作中。同时不仅于此,还因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工作,如加强对卫生保健老师视力监测质控、业务知识的考评等。这些将在今后的工作或研究中尝试开展。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81-286.

[2]中国学校卫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5.

[3]张丽华.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410-411.

[4]汪润芳.近视眼.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