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别忘了责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思想品德课,别忘了责任教育

逯传云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中心小学441204

摘要:思想品德教师要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负时代责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给学生上好“责任”这堂课。

关键词:师德教育责任

安徽电视台《以案说法》栏目中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女老师正在上课,突然传来一声大笑,女老师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男同学看信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笑声。女老师再三要求把信交给她,遭到拒绝后,这个男生竟然乘老师给父亲打电话之机抢过信,往嘴里塞,两人的拉扯中,这位同学竟然被噎死了。后来这位同学的父亲把女老师告上法庭,法院根据双方无过错原则,判女老师无罪。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在点评这则案例时说:“现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处以自己为中心,想到的只是权利,没有责任,而现在的学校很少开展责任教育,有的虽然开展了,但由于学校没有相应的教育‘特权’,责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这个案例,不,应该说是个悲剧,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我一直在思索,作为一位中学教师,如何处理教育的“责任”和“责任”的教育是每位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单元《对社会负责》是一章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难得的教材,是每个教师对自己责任进行定位和反思的一面很好的镜子。

如何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如何结合课本对学生上一堂生动的“责任”课?现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心得谈谈自己的个人浅见:

一、立师德,树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老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难教,待遇却很低,一部分老师便把责任和待遇划上等号,认为拿到多少便相应地付出多少。有的老师甚至把不满情绪带到课堂上,于是诸如“老师无钱无地位,长大了就算扛锄头也别做老师”之类的声音响不绝耳,所以出现“范跑跑”和“杨不管”之类的师门败类一点也不奇怪。个人以为,在学生面前发牢骚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一方面是自我贬低,降低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给学生的一个直觉就是:老师是为了待遇而教学。这样一来,“责任”便在学生面前变形,教师的形象便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

本人认为,社会和群众对教师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固然重要,教师们更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要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们接受过良好教育,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但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下一代负责。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如果老是围绕待遇问题纠缠不休,我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岂不是成了买卖?因此,我们要加强政治学习,正确对待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知荣辱,负责任

多年的教育工作给我的感慨就是有些学生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羞耻感。比如以违反纪律为荣,以打架为荣……这些行为与不良的社会风气有关,亦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关,如果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不得当,就会影响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学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小事做起,给学生树立明确的行为指向,比如:以团结友爱为荣,以吵架打架为耻……这些具体的行为模式一旦确立,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都要负起相应的责任,首先从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做起,切实给学生灌输责任意识并形成负责任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天灾大难面前,我校认真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责任动员和教育,全校师生共向灾区捐款1万多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三、树观念,明责任

据说“杨不管”之所以不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所在的学校之前就有教师为了批评教育迟到的学生而惨遭学生断指。近年来,教师来自学生或家长的打击报复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其中有的家长法律意识淡薄。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是目前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头疼问题。我们很多学校都有两句很响亮的口号“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然把学生的权利摆在首位没错,但问题是学生的义务在哪儿呢,没有义务作保证,这两句口号是否苍白了点,有点作秀的味道了,这句口号很容易使家长误认为:我的小孩在学校你老师就要负全责,教不好,是你老师的责任。有的学生误认为:我可以迟到,可以违反学校纪律,老师和学校拿是没有权利开除我,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后进,而且思想亦后进。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呢?首先,我们学校要定期请派出所的同志给全体同学作法律知识讲座,同时给同学们播放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录像和影片,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在校不仅要遵守纪律,亦要遵守法律。其次,各班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征求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同意的情况下,制定本班责任制度。说白了就是给学生制定“奖罚”制度,同时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在班上营造良好的权利与义务的舆论环境,让“责任”两字在他们的脑海中潜移默化,进而打上深深的烙印。

希望广大的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别忘了“责任”,更别忘了把“责任”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并把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