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陆燕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陆燕燕

陆燕燕余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目的:探讨将绩效考核应用于病案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科就诊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案完成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投诉率。结果:(1)A组患者的病案在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后,病案管理工作优质率高达95%,B组患者的病案管理工作优质率仅为82%,(2)A组患者病案管理整体满意率高达93%,B组患者仅为80%,(3)A组患者在实施绩效考核病案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仅为2%,上述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在进行病案管理工作时,应该使用绩效考核的方法。

【关键词】绩效考核;病案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73-02

前言

我国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发展速度滞缓,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成果不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1-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将绩效考核应用于病案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门诊科就诊的患者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为200名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护理人员主要有90人,男性护士3人,女性护士87人,护士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30.2±3.5)岁,主治医师:25人,男性10人,女性15人,医师年龄在25~55岁,平均年龄(40.2±3.5)岁;将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使用不同病案管理方法结果的可比性。

1.2病案管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A组患者的病案实时绩效考核管理:(1)建立病案绩效考核小组,对为A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编号,制定病案管理绩效考核标准,重点向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做出解释及说明。(2)实施绩效分配评估过程,监督医护人员的出勤及病案书写状况(书写时长、字迹清晰、细致有序等);研究人员每日为医护人员估计业务量,帮助医务人员合理分配病案管理的任务量,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每日的病案登记、管理的工作过程;(3)每周周五对医护人员完成的患者病案进行核查统计工作,如发现病案书写潦草、病案书写不完整、出现基本登记信息错误采用相应的扣分措施,对出错的病案管理工作实行加班重做制度[3]。

B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病案管理方法:(1)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每日生成患者病案,如登记患者住院号、姓名、出院日期、上交日期,并在每次交接登记处由交接双方签字;(2)将登记完成的病案每周送至医院医务科计算机组与病案管理员进行病案交接手续,进行病案电子录入及核对工作,按月造表及打印台帐。(3)将患者的病案进行统一的归档保存工作[4]。

1.3观察指标

评价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病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统计在研究期间发生患者因病案管理工作环节差错而发生的投诉事件。

1.4评价指标

(1)医护工作人员病案管理工作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病案管理评分量表,满分100分,分为4个评分等级:质量优:90不厉害100分,质量良:80~90分,质量一般:60~80分,质量差:60分及以下。由专业的病案管理评估人员完成,主要涉及问卷题目项目有:患者病案信息是否登记的准确及时无差错、患者的病案资料分析是否准确及时、患者的病案管理过程是否准确及时,患者病案的医疗价值及专业性,以上四项,每项评分25分。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2)患者关于病案管理工作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病案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满分100分,分为5个评分等级:很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80~9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50~60分,很不满意:50分及以下,问卷题目设计类型主要包括:病案生成及管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评分;患者对生成病案及管理过程的认可度评分;患者通过病案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评分;患者对病案管理过程及重要性认知度评分;以上四项,每项评分25分。总满意率=很满意率+比较满意率+满意率。

1.5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采用统计软件EXCEL2013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与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案管理工作质量分析

A组患者的100例病案管理工作处于优质质量的有95例,病案质量优良率为95%,B组患者的100例病案管理工作处于优质管理的有82例,病案质量优良率为82%,对两组患者的病案管理质量作χ2检验比较(χ2=8.30,P=0.00),差异显著,有较强的统计学差异。

2.2两组患者病案管理工作满意率分析

A组100患者对病案管理工作处于满意状态的患者有93人,患者总满意率为93%,B组100例患者对病案管理工作处于满意状态的有80人,患者总满意率为80%,对两组患者的病案管理满意率作χ2检验比较(χ2=7.23,P=0.00),差异显著,有较强的统计学差异。

2.3两组患者病案管理工作投诉率比较

A组患者在实施绩效考核病案管理后,仅发生患者投诉事件2例,患者投诉率2%,远远低于B组患者的14例(14%),对两组患者的投诉事件发生概率作χ2检验比较(χ2=9.78,P=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绩效考核是管理学范畴内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指的是指企业或者组织在既定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运用特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标准和方法,对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工作业绩做出评估,并且应用于激励或者帮助员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目标中。绩效即成绩、成果,考核即考察、评分,将绩效考核应用于医院患者病案管理工作中,有助于实现医院为患者服务的既定目标,有助于医务人员发现自身在病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和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对从事A组患者的病案管理医护人员实行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后,患者病案管理工作质量优良率高达95%,患者满意度高达93%,患者投诉率仅为2%,与B组患者的常规病案管理成果形成显著差异,本次研究成果与丁玉梅学者在2015年的《探讨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的研究成果大致相同(试验组患者的病案质量的完善率(93.61%)、患者的满意程度(97.57%),试验组患者的投诉率(2.44%),对两次研究成果作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医院在进行病案管理工作时,应该使用绩效考核的方法。此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病案优质率,提升医院对病人的整体管理能力,获得较高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减少患者及家属投诉的不良事件,改善医院整体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丽英,魏秋丽.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04(09):4-6.

[2]尹会玲.绩效量化在护士长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23(12):128-130.

[3]张波.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5,07(13):558-560.

[4]巫翠英,陈晓媛.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4(1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