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勘察测绘中的信息化测绘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试论工程勘察测绘中的信息化测绘技术

刘冰

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勘察测绘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就是这些技术之一。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勘察测绘速度,强化了测绘精准性。因此,本文将从信息化测绘技术基本情况入手,重点研究工程勘察测绘中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工程勘察;信息化;测绘技术

1信息化测绘技术概述

第一,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技术。该技术是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基础,在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技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少滞后工作的出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能确保标准化工作顺利实行,进而构建其相对完善的标准。

第二,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在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中有多种技术,如同步技术、传输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并在野外数据采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实时性。

第三,无人飞行器测量技术。通过研究发现,无人飞行器测量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在该技术的作用下,不仅可以优化传统测量方式,还能最大程度的缩短制图时间,压缩测绘成本,这也是强化测绘生产的一部分。

第四,地理信息更新技术。对于地理信息更新技术来说,也是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相对重要的技术,在该技术被应用进来以后,不仅有效强化了地理信息现势性,还强化了信息更新能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可见,地理信息更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优势

第一,精确性好。通过上文研究得知,信息化测绘技术中有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在该技术的作用下可以有效保证精确性,只有信号良好,属于标的范围内,就可以进行测量工作,这样也可以保证定位精度。第二,对通视性的要求较低。以往的测绘技术都对基准站的通视有着较高要求,而信息化测绘技术则没有这样的要求,也可以获得较强精准的数据信息,这也是其他测绘技术无法比拟的。第三,实时性好。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测绘技术,所以,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其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实时监测。

3工程勘察测绘中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3.1建筑变形监测

在工程勘察测绘中,经常会遇到建筑变形问题,尤其是水库容易出现倾斜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之所以建筑会变形,主要是由于自身结构相对复杂、题型过大或周边环境过于恶劣导致的,一旦出现变形,则意味着工程建筑寿命即将到期。在信息化测绘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勘察测绘中以前,由于监测对象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在监测地基是否发生沉降时,主要利用水准法,在监测地基是否发生位移或建筑物倾斜时,则利用三角测量法。而在信息化测绘技术出现以后,无论检测哪一内容,该方法都可以实现,不必实现专项技术测专项内容,尤其是对大坝或边坡变形监测能力可以得以实现。

3.2建筑工程测量分析

为做好建筑工程测量,还要做好控制网测量精度控制。对于工程勘察测绘来说,经常会遇到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面积较大且使用相对频繁的建筑,这时就需要做好导线布置,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因部位不同而导致所受影响不同的情况,尤其是在某个一旦出现控制发生损坏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测绘进度。而在信息化测绘技术被应用以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测量精度,还强化了精度设计。

3.3碎步测量与放样分析

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做好碎步测量与放样分析,可以减少控制点的设置,只需要在测图中设置几个设备仪器站即可,然后让设备仪器站在需要测绘的位置停留三秒左右,然后再把特征相对明显的编码输入进去,这样就可以将需求信息收集在一起,同时其精度也能够得到保证。

4GPS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

GPS又称全球定位系统,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项目,其目的是为陆海军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的导航服务,主要用于搜集情报、检测核爆、应急通讯等事务。GPS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通过卫星不断发送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由地面接收机接收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最终确定地面物体的性状、范围。也就是说,GPS定位是在被定位的物体或是设备上提前安装GPS装置,通过卫星获取GPS装置的位置信息,然后将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端的一个过程。目前,GPS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在军事、车辆定位、收集定位、地质勘查等多个领域中。

4.1GPS技术在野外施测中的选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工作对数据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专业性,人们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勘察测绘工作多数是在野外进行,受高山、冰川、流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保证地质工程勘察测绘的精确度。

GPS技术的运用,避免了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也降低了对位置的选择性,有效避免了多径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选择位置时,以大功率无限发射源为主,减少了电磁干扰效应。比如对一个新的区域进行勘查,如果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则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勘探区控制网,并采用分级布设,根据被测区的近期需要和远期发展布设,使全网形成以时间相结合的结构,减少了边缘误差积累。同时,在工程需要和被测区实际要求下,可选择D级GPS网作为首级控制网,以保证各项精度满足GPS测量规范。

4.2GPS技术数据处理

海量的观测数据、复杂的处理过程、多样化的处理方法及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是GPS技术数据处理优势和特点。就GPS技术数据处理流程来说,对精密数据的处理从原始卫星观测数据到最终定位成果的过程可分为GPS基线向量解算、基线向量网平差计算两个阶段。通过数据采集、传输、预处理和基线解算、基线向量网平差计算等流程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是指利用专门的传输电缆将接收机与计算机连接,选择合适的处理软件将下载成功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数据分流是指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系统可将数据自动进行分流,将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归入不同的文件,通过解码将其分类整理,并剔除无效的观测数据和冗余数据。将观测值进行预处理后便可进行基线向量的解算、基线向量网平差计算,最终得到准确数据。实际工作中,GPS数据预处理包括GPS网络调整、检查、分选数据文件、检测、维修模糊参数等步骤。最后,还要根据网络调整计算,转换地面网络坐标得到绘制图形。

4.3RTK技术的运用

RTK技术也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也就是说,作为一种GPS常用测量方法,RTK技术主要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接收机,求差解算坐标。RTK技术具有高于其他测量方法的高精度定位,极大提高了地质工程勘察测绘效率。在RTK作业模式下,通过数据链将基站监测到的观测值和测站坐标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整个过程用时不会超过1s。RTK技术在地质工程勘查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RTK作业测量1~2d,精度可达到1~3cm,并且整个测量过程不需通视,便可达到常规测量仪器的功能。借助GPS技术,实现了对相应勘察测绘信息数据采集,并且将方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工程勘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有效弥补了原有测绘技术中的不足,增强了工程勘察测绘能力。本文分析与研究了信息化测绘技术基本情况,分析了其应用优势,及其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郭文龙.地质勘察测绘中GPS—RTK技术优势及应用的研究[J].西部资源,2016,(06):138-139.

[2]高广杰,杜志宽.GPS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08):152-153.

[3]刘志成.公路勘察测绘中抵偿面任意带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建立[J].北京测绘,2016,(03):50-52.

[4]马立洋.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价值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