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性分析

王伟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口腔科4153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常规组31例应用传统内固定治疗,干预组31例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恢复Ⅰ级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固定无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骨折良好恢复,提高外形美观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不易发生固定移位情况,固定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骨折;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固定可行性

口腔颌面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骨折原因与交通事故、打架、暴力冲击等有关,骨折后患者面部功能会遭受严重损伤,外形美观度也会大大降低,最终极易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选择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治疗方案,及时改善骨折症状和面部外观,促进骨折愈合,有效减轻骨折带来的痛苦。本课题选取6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分析其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性,具体流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常规组31例:其中女患13例、男患18例;骨折部位:上颌骨折6例、下颌骨折10例、上下合并骨折15例;年龄23—50岁,平均(33.39±2.08)岁;干预组31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19例;骨折部位:上颌骨折5例、下颌骨折12例、上下合并骨折14例;年龄范围25—53岁,均值(34.17±2.15)岁;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诊断标准者;无手术禁忌症者;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认知功能或精神正常者;患者、家属知晓手术方案,且自愿签订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2]:面部无其他疾病者;不配合手术治疗者;病例信息或资料不完善者;心肝脾肺肾功能异常者。所有患者在骨折部位、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无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治疗,即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确定患者骨折部位与类型,并结合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是否给予切开手术,再根据骨折状况实施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并明确手术切口位置,待两侧断端骨折良好对合后,进行颌间结扎处理和内固定,同时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考虑是否进行辅助性牵引治疗;干预组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具体内容:术前准备工作与常规组相同,待两侧断端骨折良好对合后,用钛板贴合骨折两端,同时需要在两端打孔,并利用钛钉固定。

1.3评价标准

根据WHO组织制定的口腔颌面部骨折疾病恢复标准对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分级[3],标准:患者面部功能、外形恢复较好,骨折良好愈合,准确对位,即Ⅰ级;患者面部功能、外形基本恢复,骨折愈合尚可,对位良好,即Ⅱ级;患者面部功能、外形恢复一般,基本对位,即Ⅲ级;统计两组患者外形恢复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者对外形恢复满意度,结果:问卷得分≥80分,即满意)、固定无移位率、并发症(感染、神经麻痹、咬合关系较差、骨折愈合延迟)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软件统计、整理实验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若P<0.05,则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得出,干预组患者骨折恢复Ⅰ级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固定无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骨折主要是由外力作用而引发的骨折,一旦骨折形成,患者面部功能和外形美观度会大打折扣,进而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率出现逐年增长现象[4],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治疗,但内固定效果并不显著,且内固定后极易发生移位现象,并发症较多,而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是当前骨科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常用的一种方法,即采用钛板与钛钉进行内固定,以此充分发挥钛金属良好塑形力,同时能有效提高钛板与骨折端的契合度和固定性,可及时预防、处理固定移位和面部畸形,另外对患者上颌骨、下颌骨功能与形态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患者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明显改善患者外形美观度和面部功能。经实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骨折恢复Ⅰ级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固定无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显著,固定可行性较高,不仅能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外形恢复,还可有效降低感染、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且固定不易移位,值得推广应用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

【参考文献】

[1]黄锐新,童勇.微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7):65-67.

[2]张剑峰.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骨折的方法及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v.50(4):84-85.

[3]于宏坤.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用于102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9):53-55.

[4]宋磊.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效果的初步评定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