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陈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陈丹

陈丹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省肇庆市52623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机制中企业发展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瓶颈,影响着它们的发展壮大,从总体来看,影响最深的是人才方面。现代企业制度中,人才是最具有优势的因素。企业能否健康顺利运行,人才因素是最终的决定力量,人力资源中人才因素在企业中占据的分量越重,对发展越有利。但是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相关人才的培养。因此,解决大部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院校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属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相关知识,在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操作的实施方法和技巧,为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内容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该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所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尤为重要。

1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都是简单地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忽略了很多目前社会上的新内容,导致所讲的知识应用于现代社会存在不适应性。此外,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太过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将具体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的介绍,这使得其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这对于我国教育及经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学生学不到知识,掌握不到技能,自然也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1.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查+期末考试。平时考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50%(出勤情况占10%-20%、平时作业分数占10%-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80%,期末考试大多以期末标准化试卷为主要考核形式。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重点关注,致使大量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主动性,敷衍式学习、上课,期末要求老师划重点,考试前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1.3考核内容以记忆性知识居多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把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等记忆性知识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一般笔试的主要内容都在教材之中,缺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试卷出题的标准答案大多是唯一的,答案不定的分析性、创新性试题很少。这样的考核内容和命题不能够全面地考核评价学生,最后给学生的考核结果往往有失公允,还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树立重视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指导思想作为基础,我们称之为教学理念或观念。教学理念是指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教师的教学活动受教学理念支配,即“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树立正确的、适当的教学理念或观念,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要建立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个性化的发展;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以全面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2.2设置合理的课程

要想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科学的实践课程,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进而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学校应该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实践课程的门类要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此外,在课程设置上,高职学校还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技术型人才,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强化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首先高职学校要关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在实训教学中更好的为学生传授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实行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最后,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院校共享信息资源。随着我国人力资源事业不断发展,掌握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也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路径的有效开拓,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国外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的交流,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从中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2.4建立多维的教学考核体系

单纯的笔试考核模式并不是最佳考察途径,教师应从课程的性质出发,根据课程特点来制定多维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把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掌握情况结合起来,对课堂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课外调查报告、卷面成绩和实践操作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奠定基础。

结束语:

开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全面研究,当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开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改革,进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将新型的、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全面应用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开展进程中,可以进一步有效的提升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整体人力资源教学水平,进而为我国的社会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发展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邓文捷.现代国企研究.2016(24)

[2]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张浩.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

[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J].龙彦君.陕西教育(高教),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