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聚乙二醇4000散、麻仁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番泻叶、聚乙二醇4000散、麻仁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对比研究

李菲菲刘光涛陈卉刘娟宿向东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用泻药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后出现便秘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分别使用番泻叶、聚乙二醇4000散、麻仁丸后观察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形状及不良反应。结果:番泻叶组24名患者中6名发生腹痛、腹泻,聚乙二醇组4000组仅一人出现轻微腹胀;麻仁丸组和聚乙二醇组均无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三组资料比较提示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提示番泻叶组与麻仁丸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番泻叶疗OIC疗效优于麻仁丸。

【关键词】番泻叶;聚乙二醇4000散;麻仁丸;阿片类药物;便秘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054-03

AClinicalStudyontheTreatmentof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withSennaLeaf,PEG4000andMazirenPills

LiFeifeiLiuGuangtaoChenHuiLiuJuanSuXiangdong.ThePeople'sHospitalofLeshan,Leshan,Sichuan6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sandadversecomplicationsoflaxativescommonlyusedinclinic.MethodsModeratetoseverecanerpainsufferswith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OIC)fromApril2015toApril2016wererandomlydevidedintothreegroups(24patientspergroup)andweretreatedwithSennaLeaf,PEG4000orMazirenPill.Frequenciesandshapesofthestool,adversecomplicationswererecorded.Results6ofthe24patientsinSennaLeafgroupshowabdomenpainanddiarrhea,only1patientsinPEG4000groupshowabdominalbloatingandnobodyinbothPEG4000groupandMazirenPillexperiencedeitherbellyacheordiarrhea.StatisticsbySPSSindicatedthattheeffectsofSennaLeafoverwhelmsthatofMazirenPillonthetreatmentofOIC(P<0.05).ConclusionsSennaLeafpreferstoMazirenPillonthetreatmentofOIC.

【Keywords】SennaLeaf;PEG4000;MazirenPills;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OIC)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首选的止痛药物,与非甾体类止痛药相比,阿片类药物止痛不具有“天花板效应”,长期服用不会出现导致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而得到NCCN癌痛指南1类推荐,其广泛使用使广大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解决,但是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阿片诱导性便秘,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OIC)也伴随而来。孙燕等报道OIC比例为90~10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欧洲姑息治疗学会推荐泻药是预防OIC的首选方法,也是治疗OIC最常用的药物。目前临床常用泻药有麻仁丸、番泻叶、聚乙二醇4000散、乳果糖、自拟方中药等,而Cochrane的Meta分析则表示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某个药物疗效更佳或不良反应更少[2]。我科在临床中,广泛使用麻仁丸、番泻叶及聚乙二醇4000散等治疗OIC,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后出现便秘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根据按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剂量分层,其中10~40mg42名,41~80mg18名,81~120mg9名,各层患者随机分配到番泻叶、麻仁丸、聚乙二醇4000组,每组24名。入组条件:(1)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时间>3月;(2)中重度癌痛患者,遵医嘱规律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后疼痛控制良好,NRS≤3分;(3)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前排便正常,服用后出现便秘,同期未使用其他影响排便药物或治疗;(4)ECOG评分≥2分,进食正常;(5)男女不限,18岁以上;(6)肝肾功能正常。其中便秘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功能性便秘标准[3]

1.2排除标准

(1)腹泻或肠梗阻患者;(2)器质性便秘或明确病因的继发性便秘患者;(3)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4)合并甲亢、甲低及糖尿病等影响胃肠运动的代谢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1.3脱落及退出标准

出现下列任1项者即视为脱落并剔除:(1)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差或失访,影响疗效评价者;(2)治疗过程中疼痛缓解不再继续服用阿片类药物者;(3)中途使用其他对本研究结果有干扰的药物者;(4)研究过程中出现Ⅳ级腹泻者,退出研究,不纳入疗效统计,但纳入药物安全性分析;

1.4方法

先记录各组患者每周内自主排便次数,大便形状基线情况。后分别予以番泻叶、聚乙二醇4000散或麻仁丸治疗。番泻叶组使用1g番泻叶加开水100ml,浸泡15分钟后口服,若6小时内排便,则当日无需继续服用;若无排便,6小时后再用1g番泻叶加开水100ml浸泡后服用,如此循环,一日最多3次;如次日患者仍未排便,则在次日晨用前一日累积剂量的番泻叶泡水饮用,如6小时后仍未排便,则在6小时后继续用同样剂量番泻叶泡水,如此循环;番泻叶最大剂量为9g/日,如患者服用番泻叶9g/日仍未排便,则视为治疗无效,不再继续重复。聚乙二醇组将聚乙二醇4OO0散10g溶于一杯水中后服用,每日两次。麻仁丸组服用麻仁丸6g一日两次。所有患者均要求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试验中如出现Ⅰ级腹泻药物剂量减为3/4;Ⅱ级腹泻,剂量减半;Ⅲ级腹泻立即停药,症状好转后剂量减为1/4;Ⅳ级腹泻停药并退出研究。腹泻分级(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效果观察)。0级:1~2次/d;Ⅰ级:3~4次/d;Ⅱ级:5~6次/d;Ⅲ级:7~10次/d;Ⅳ级:>10次或出现血性腹水。1周时间进行剂量调整,1周后记录患者排便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5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自发排便次数、大便形状、腹痛、腹泻等情况。并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等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查。便秘疗效评价为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由便秘引起的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h以内,其他由便秘引起的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由便秘引起的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由便秘引起的症状均无改善。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患者构成比采用行X列表卡方检验,疗效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组资料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α取0.05,双侧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共有72名患者入组,其中男性30名,女性42名。3组患者构成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研究过程中,无患者脱落及退出,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见表1)

2.3不良反应

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无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及Ⅳ级腹泻;剂量调整过程中,番泻叶组24名患者中有6名出现腹泻,其中Ⅲ级腹泻1人,经停药及减少剂量后症状好转;3人出现Ⅱ级腹泻,2人出现Ⅰ级腹泻,均在剂量调整后好转。番泻叶组腹泻率为25%,所有患者在腹泻前均有腹痛,疼痛程度可忍受,排便及调整剂量后缓解。聚乙二醇4000组中,仅1人出现轻微腹胀;聚乙二醇组合麻仁丸组均无患者出现腹痛、腹泻。

3.讨论

阿片受体主要有μ、κ、σ三种,其中μ受体,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产生缜痛作用,在胃肠道激活则使得整个胃肠道的平滑肌痉挛,引起胃肠排空延迟,粪便传输减弱,同时减少胆汁、胰腺的分泌,导致粪便干结。目前临床使用泻药多,但缺乏一致性意见。本研究比较了临床常见的番泻叶、麻仁丸和聚乙二醇4000,提示番泻叶疗效优于麻仁丸,但研究中同时提示番泻叶个体剂量差异较大,易出现腹泻反应,临床药物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表2中提示番泻叶组患者以痊愈和显效居多,聚乙二醇组患者以显效和有效居多,本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能因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可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扩大样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燕,顾尉萍.癌症三阶梯指导原则[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63.

[2]CandyB1,JonesL,LarkinPJ,VickerstaffV,TookmanA,StoneP.Laxativesforthemanagementofconstipationinpeoplereceivingpalliativecare.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5May13;(5):CD003448.doi:10.1002/14651858.CD003448.pub4.

[3]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J].胃肠病学,2013,10:60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