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临床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35岁以下临床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

代延霞

(山东省立医院鲁东医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35岁以下临床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方法:对我院120名临床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调查,均在35岁以下,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20名被调查护士总分平均值(49.58±3.27)分,自己工作获取家人支持这一条目得分(3.55±0.65)分,自信有能力做好护理工作这一条目得分(3.50±0.58)分;有强烈的职业倦怠这一条目得分(2.65±0.67)分,希望成为护理管理者这一条目得分(2.51±0.39)分;年龄、工作时间、学历、人事关系是影响35岁以下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35岁以下临床护士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关管理者应该加强引导,帮助年轻临床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关键词】临床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331-02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人在职业生涯中依照自身专业发展及要求,得到相关知识、技术,拟定预期目标,并通过计划实施保证最后实现的整个过程[1]。为了了解本医院年轻临床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本研究选择2018年6月在院的35岁以下的临床护士120名为对象开展调查,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我院2018年6月在院的临床护士120名为对象开展调查,都是女性,年龄都在35岁以下,全部护士均获取职业资格证,正式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前接受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1.2方法

个人情况调查:选择个人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起始学历、现有学历、工作科室、职称、从事护理工作年限、是否进修、平均每月晚夜班数、月收入、人事关系、婚姻状况、工作后是否参加过学历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针对临床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表有3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其中自我评价(6个条目)、生涯认知(7个条目)、职业发展(7个条目),各条目都是5级评分法,积极反应的条目为正向得分,消极反应的条目为反向得分,最终分值为20~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做的越好。

1.3统计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对结果实施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100%。120名临床护士年龄在19~34岁之间,年龄平均(27.53±5.41)岁,工作时间在1~1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8.37±5.39)年。学历方面有91名护士为大专或以上学历,29名护士为大专以下学历;120名护士中人事关系方面有69名护士在编,51名护士未在编;婚姻状况方面有66名已婚,54名未婚。

2.2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结果

120名被调查护士总分平均值(49.58±3.27)分,处在中等偏下水平。调查表共20个条目中,得分最低的两项为:有强烈的职业倦怠这一条目得分(2.65±0.67)分、希望成为护理管理者这一条目得分(2.51±0.39)分。得分最高的两项为:自己工作获取家人支持这一条目得分(3.55±0.65)分、自信有能力做好护理工作这一条目得分(3.50±0.58)分。

2.3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

从下表不同因素下职业生涯规划得分结果可知,年龄、工作时间、学历、人事关系是影响35岁以下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P<0.05,而婚姻状况、晚夜班数、职称、收入、进修情况对35岁以下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显影响,P>0.05,见表1。

表1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分)

3.讨论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院35岁以下的年轻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得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得分越高的条目为自己工作获得家人支持、自信有能力做好护理工作,而得分最低的条目是有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希望成为护理管理者。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分析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专业认同感,并且大多数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以及有关教育[2]。在调查的三个维度中,自我评价维度得分最高,表示临床护士对自身技术水平有较高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3]。由于护理人员重复性强,且比较枯燥,所处的社会地位也较低,并且因为当前医院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编情况,所以年轻护士在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中倦怠心理出现的可能性高,因而调查中职业倦怠感得分最低[4]。

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结果可以得知,18~23岁的护士有更好的规划,分析是由于这个年龄层的护士多为初就业,加上多未婚,压力也更小,所以工作责任感较强,更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所以有更为乐观的职业规划[5]。人事关系方面在编护士得分明显高于未在编护士,分析是由于未在编护士缺乏编制的保障,没有足够的归属感,心理缺乏稳定性,不愿意做长远打算,对前途的规划较在编护士更消极。本科学历的得分明显更高,分析是因为本科护士起点较专科护士更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受领导重视,自信心更高,所以对自己有更明确认识[6]。工作1~5年的护士得分明显更高,分析是由于刚毕业的护士因为在学校中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对自己的职业有更高的期待。

综上所述,35岁以下年轻临床护士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相关管理者应该加强重视,做好年轻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冯晓玲,陈珺仪,葛鋆.计划生育二胎的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7):62-66.

[2]高碧蓉,黄萍.手术室不同能级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9):1193-1199.

[3]于小萌,谢歌,郭晓玲.新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06-609.

[4]李琦,王申,范银萍,等.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性[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2):289-294.

[5]侯睿,李晖,李欢,等.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26):2779-2780.

[6]黄蓉,王丽朵,王晓芬,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44-46.

作者简介:代延霞(1987.3-),女,汉族,本科,山东滨州,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士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