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在预防心血管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分析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在预防心血管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施碧华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启东2262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患者压疮的预防中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58例心血管患者,按照患者压疮评估方式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病情观察进行压疮预估,观察组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预估,比较压疮发生了。结果:观察组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占51.72%,与对照组44.83%差异不大(χ2=0.27,P=4.85);观察组轻度、中度、高度、极度风险比重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34.48%(χ2=0.59,P=0.027)。结论: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用于心血管患者压疮预防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压疮;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19-02

心血管患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临床护理干预实施的任务重、难度大,出现压疮的风险高。压疮的形成是由于机体某个部位持续受到压迫,出现血循环异常,组织缺乏足够营养,使得皮肤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出现破损甚至坏死[1]。在针对心血管患者的护理中,做好压疮预防非常重要,而预防的前提是做好准确的评估,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中的58例心血管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在压疮预估中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的应用价值。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依据压疮预估方式不同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58例心血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包括19例男以及10例女,年龄70至88岁,年龄平均(76.82±5.33)岁;对照组29例,包括21例男以及8例女,年龄70至88岁,年龄平均(75.92±5.19)岁。两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按照医护人员临床经验、对患者病情监测的结果判断压疮出现的风险,以此为基础制订护理对策并实施。观察组则在密切监测的基础上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措施的制订及实施。(1)确定压疮基本的危险因素:年龄在65岁及以上,重度营养不良,存在重度心力衰竭,重度休克,具有强迫体位,大小便失禁,医嘱要求严格限制翻身,中度或重度水肿,缺乏稳定生命体征,极度消瘦。(2)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内容:感染:完全丧失为1分,严重丧失为2分,轻度丧失为3分,未受损害为4分;潮湿:持久潮湿为1分,十分潮湿为2分,偶尔潮湿为3分,很少潮湿为4分;活动情况:卧床不起为1分,局限于椅为2分,辅助行走为3分,活动自如为4分;行动能力:完全不能为1分,严重限制为2分,轻度限制为3分,不受限制为4分;营养:重度不良为1分,不良为2分,中等为3分,良好为4分,摩擦力与剪切力:有为1分,有潜在危险为2分,无为3分;心功能:Ⅳ级为1分,Ⅲ级为2分,Ⅱ级为3分,Ⅰ级为4分。各项评分相加21分以上为无压疮风险,18~21分表示轻度压疮风险,15~17分为中度压疮风险,12~14为高度压疮风险,11分级以下为有极度压疮风险。(3)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分不足21分的做好班班交接并评估,轻度风险患者每个星期评估一次,中度风险患者间隔5天评估一次,高度风险患者间隔3天评估一次,极度风险患者每天评估一次,并在出现变化时随时评估。(4)护士长每天都要检查压疮评估结果,检查有没有评估错误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压疮风险、未出现压疮风险的患者比重;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发生严重程度。

1.4统计方法

用SPSS22.0分析结果,[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存在压疮风险率及压疮发生率

观察组压疮风险存在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压疮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压疮风险存在率及压疮出现率比较[n(%)]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包含心力衰竭在内的多种疾病,大部分患者都需要保持持续性卧床休息,部分患者因为病情原因禁止变换体位,机体某个位置持续性受压,因而出现压疮的可能性也明显提升[2]。通过准确的评估压疮出现的风险,能够使护理人员准确的掌握患者压疮出现的可能,从而更为准确的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3]。这样更为针对性的干预也有助于减低护理人员工作的盲目性,避免浪费护理资源[4]。本研究在应用改良Braden评分表的同时也纳入了年龄、心功能、病情危重程度等相关情况作为评估的指标,因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评估的准确性,为护理人员护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比重为51.72%,与对照组存在压疮风险的比重44.83%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27,P=4.85),并且进行进一步的严重程度分析显示,观察组轻度、中度、高度、极度风险比重均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后,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4.48%(χ2=0.59,P=0.02),证实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的应用能够更科学指导护理的实施,从而能够实现压疮的更有效预防。

综上所述,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用于心血管患者压疮评估中效果明显,有助于减低压疮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静,吴金凤,李菁,etal.OH压疮评估表在老年患者压疮危险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1500-1503.

[2]黎燕丽,张秀妮.预见性护理在72例老年卧床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7):133-134.

[3]贾爱珍.Braden压疮风险评分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江苏医药,2016,42(13):1530-1531.

[4]宋雪露.Braden危险因素评估表在压疮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0):127-128.

[5]贾静,罗彩凤,孙婧,等.Munro与Braden压疮评估表用于手术患者压疮评估预测效度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7,32(18):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