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鸡血藤汤治疗雷诺氏病

/ 2

当归鸡血藤汤治疗雷诺氏病

周志军刘苏宝孙静王小辉

周志军刘苏宝孙静王小辉(中国人民解放军533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268-02

雷诺氏病又称雷诺氏综合征,是一种遇冷或情绪刺激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为特点的疾病,又称肢端血管痉挛症,而症状典型属继发性者则称为雷诺氏现象[1]。2000~2010年笔者与同道应用补益气血、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为主要方法。自拟当归鸡血藤汤为主治疗雷诺氏病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5例,女21例,均为门诊病例。初次发作14例,反复发作1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8岁,其中14~20岁7例,21~30岁12例,31~40岁5例,41~48岁2例,平均25.4岁。病史2年以上12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平均1.6年。中医辨证分三型,寒冷外袭型13例,气血虚弱型9例,气滞血瘀型4例。

1.2诊断标准目前对雷诺病尚无统一的标准,参照国内外专家学者拟定诊断标准,雷诺氏病条目拟定:遇寒冷后指端出现苍白、紫绀、潮红等色泽变化,局部有麻木感及针刺痛,感觉检查轻度减退,手指肿胀。临床症状呈对称性,遇暖后缓解。无坏死,无其他疾病症状和体征。冷水试验阳性。

1.3中医辨证分型寒冷外袭型:症见肢端寒冷,麻木疼痛,喜暖怕凉,遇冷则肢端皮肤苍白、青紫,继转潮红,得热则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迟。气血虚弱型:症见四肢末端发凉、苍白或发绀,疼痛、麻木,指尖变细发僵,伴有面色无华,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气滞血瘀型:症见情绪激动即见肢端苍白、青紫、潮红,或出现持续性肢端青紫或紫绀,患肢肿胀,麻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象弦涩。

2治疗方法

以自拟当归鸡血藤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基本方药用:当归10g、鸡血藤30g、桂枝10g、川芎10g、杭芍15g、熟地15g、葛根20g、五加皮10g、生黄芪30g。寒冷外袭型加羌活10g、细辛6g、苍术10g;气血虚弱型鸡血藤用量加到60g,党参30g;气滞血瘀型加三七须根10g、苏木10g。每日1剂,每剂2煎,共煎汤约600ml,头、二煎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15天为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2]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冷水试验阴性。好转为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缓解,冷水试验轻度发作,再治疗2个疗程仍未达治愈者。无效为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变化,冷水试验仍阳性,再治疗1个疗程仍无改善者。

3.2治疗结果26例中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其中寒冷外袭型13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气血虚弱型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气滞血瘀型4例,治愈3例,好转1例。

4讨论

雷诺氏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中年女性,尤以2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最为多见。冬季易发病,常因受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而诱发。病程长,反复发作,发病时多数以双侧肢体末端出现对称性的皮肤颜色变化为主,伴肢端发凉、麻木、针刺样疼痛等。病人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触低温后发作,亦有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而诱发者。其发作时的特征是指(趾)部皮肤颜色突然变白,继而变为青紫,然后转为潮红,呈间歇性发作。以手指多见而足趾少见。发作常自小指与环指尖开始,随着病变进展逐渐扩展至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较少发病,伴有局部发凉、麻木、刺痛和酸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感觉。全身和局部温度时有降低,但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初发时,发作时间多为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即自行缓解。皮肤转为潮红时,常伴有烧灼刺痛感,然后转为正常色泽。若在发作时局部加温,揉擦患肢、挥动肢体等,可使发作中止。病情进展时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可持续1小时以上,有时需将手足浸入温水中才能中止发作。

本病属中医“手足厥冷”、“寒厥”和“痹症”等范畴。《诸病源候论著》虚劳四肢逆冷候记载:“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有较详细的描述,认为“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日: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谓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由于肢端是十二经脉阴阳交接之处,若患者素体气血虚弱,阳气衰微,推动无力,复受寒邪侵袭肢端,痹阻络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不能达于四肢,四肢末梢失于温煦均会诱发本病。自拟当归鸡血藤汤具有补益气血、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自拟的当归鸡血藤汤组方严谨,临床易于灵活加减运用,初步观察治疗雷诺氏病疗效较好,值得深入研究,以判断自拟当归鸡血藤汤治疗雷诺氏病的确切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林丽蓉等.医学综合征大全.第一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00-8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