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开发建设条件下景观生态补偿设计——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景观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高强度开发建设条件下景观生态补偿设计——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景观设计”为例

唐彦峰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城市的土地越发稀缺,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也屡创新高;拥挤、城市热岛、城市雨洪等一系列问题也越发突出,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位于深圳市南海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该片区孕育了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引发了周边居民对人居环境的担忧,景观设计从人居生态环境出发,通过环境模拟分析、垂直城市、创新亮点景观及生态补偿设计等策略,实现建筑、景观、生态一体化的“全生命体”人居环境设计。

关键词:垂直城市;生境营造;生态补偿

前言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是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20.3万平米,总建筑面积187万平米,建筑业态包括产业用房、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规划定位为“以生态为核心,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经营为一体的聚集体,新一代科技园”,拟打造成高科技上市公司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园等;项目承载了深圳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及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期盼,意义重大。

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背景下,设计从生态角度出发,利用项目北近羊台山、东靠大沙河、比邻深圳湾与香港米铺湿地的生态区位优势,以“引生境、承天露、生万物”为设计理念,通过建筑、景观、生态一体化策略,力求打造羊台山-大沙河-深圳湾-香港米铺湿地的山海廊道向城市渗透的关键生态节点,并促进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习惯的形成,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舒适、高品质生态园区的建设目标。

环境模拟分析图

2、垂直城市、分层设计

园区以不同横向层面为园区绿色基底,并通过纵向界面的垂直绿化、等将各层有机连结,构建园区立体绿色生态体系。

横向(平面)层面

为获取更多的绿地和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将具备条件的建筑空间,统一到景观的范畴;园区的开放空间原来的F1层(地面层)、F3层(平台层)扩大为B1层、F1层、F3层、F6(露台)及屋面层等5个大的横向界面;同时根据场地条件,分别赋予五大横向界面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的定位;B1层定位为“生态基础层”,设置水处理、湿地生境等,景观层面希望打造为峡谷花园,形成园区的景观绿廊;F1层定位为“生态横向连接层”,重点考虑与周边地块的沟通联系,景观层面设计为街巷广场,服务于首层商业的配套空间;F3层定位为“生态转换层”,景观层面打造曲流之丘,营造多样共享空间;F6层定位为“生态竖向连接层”,通过垂直绿化等实现园区绿色的竖向联通,景观层面设计为山峰阶地,打造空中花园及楼栋公共空间;屋面层定位为“生态共享层”,关注人及动植物活动空间营造,景观层面设计为云端绿意,打造高空的云顶花园。

纵向(垂直)层面

通过景观台阶、跌水、水幕、乔木、垂直绿化、艺术土丘、艺装置等手段,运用山、水、石、木、溪、花、草等自然元素,建立园区的纵向连接,促使园区建筑形成统一的有机生命体。

生命塔立面图

4、生态补偿技术的应用

项目建成后,园区总量绿量达20万㎡,其中雨水花园面积达4700㎡,绿色屋顶约1.2万㎡,室外透水铺装面积比率80.5%,场地综合径流系数0.6,园区绿容率0.94(生态效益指标,绿容率为1代表地块未开发前纯绿地的生态效益),实现了有效的生态补偿。另,园区还实现了F3层户外空间干雾降温全覆盖,设置小型生物栖息地(屋面)9处,都市农业园760㎡;各项室外指标均达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

结束语:

受土地资源的限制,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模式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利用新型的生态技术,降低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选择,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作为国家级低碳示范园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项目6.0的容积率,通过绿色建筑、生态补偿技术等措施,实际能耗从资源消耗和减排角度,仅相当于容积率3.5-4.0的排放量,是高密度开发建设背景下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实践性探索。

项目设计单位: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