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及效果

吴巍

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如何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梅毒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措施对患者以及新生儿进行治疗、干预、随访,观察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20例患者均接受干预治疗,2例选择引产,14例均足月分娩,4例早产胎儿死亡;在对患者及新生儿进行治疗和干预后,10例新生儿检查阴性,4例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检查阳性,治疗后转为阴性。结论对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查能够及时检查出患病孕妇,以便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阻断梅毒母婴传播,降低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

【关键词】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效果

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1]。近年来,妊娠期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2]。目前控制妊娠期梅毒发生率,确保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是我国卫生事业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3]。梅毒会通过母婴传播给胎儿,进而给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危害。对此,要对孕期妇女进行尽早的产前检查,及时检出梅毒患者,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提升人口素质。本次研究选取2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20例,均经过专业临床梅毒诊断确诊。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5.32±1.83)岁,孕周11~42周。

1.2方法对2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和随访观察,并且认真做好资料、信息的记录和整理分析。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孕期干预:对于早孕期和孕晚期患者要对其进行3个月的抗梅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是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G,方法:80万U/d,肌内注射,治疗周期为1个疗程。并且在治疗期间要对孕妇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保证孕妇的身体符合妊娠标准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正常进行。检出梅毒阳性的患者如果正处在孕中期,那么要在患者的孕中期和孕晚期的3个月分别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同样是采用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G的方法。孕晚期检出梅毒的患者必须接受连续10d的治疗,并且按照医嘱进行3个月RPR复查。孕期患者的抗梅治疗需要持续2个疗程,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孕妇要延长治疗时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孕妇本人要积极接受治疗外,其配偶也要接受检查,对于梅毒检测阳性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方法积极进行治疗。②新生儿干预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活产儿的脐带血进行RPR检查,前提是必须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对检查结果出现阳性(滴度在1:2及以上)者,需要进行1个疗程青霉素治疗,以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kg•d),肌内注射,连续10~14d[2],并且在3、6、9、12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患儿的疾病变化情况[4]。③其他干预措施: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妊娠期梅毒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做好患者的保密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向孕妇宣传生殖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防止性疾病的传播等知识,提高孕妇的思想认识水平。另外,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清,再加上担心胎儿健康和自身的身体状况会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和情绪,进而对于后续治疗以及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此,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保证治疗措施的顺利实行。

2结果

20例患者均接受干预治疗,2例选择引产,14例均足月分娩,胎儿存活,4例早产,胎儿死亡;在对患者及新生儿进行治疗和干预后,10例新生儿RPR检查呈阴性,4例RPR检查呈阳性,经过治疗后随访发现患儿RPR检查转为阴性,干预措施效果较为明显,对于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意义重大。

3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5]。对于妊娠期梅毒必须做好干预治疗工作,防止母婴传播,降低胎儿感染梅毒的几率,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以及随访,得到以下结论:①梅毒对孕产妇和婴儿都有巨大的危害。梅毒具有潜伏性强的特点,尤其是晚期梅毒,临床症状表现不够明显,给诊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对于梅毒的检测必须经过血清学检查,一旦确诊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以及干预治疗。②抓住治疗时机能够预防母婴之间的梅毒传播。在孕早期检查出梅毒后,需要即刻采取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梅毒的治疗原则,也能够降低婴儿感染的几率,保证母婴健康。③对于梅毒的治疗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并且要选择适当的药物。普鲁卡因青霉素对于梅毒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通过青霉素治疗,母体RPR滴度下降明显,母婴梅毒传播也得到了控制。

综上所述,对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查,能够及时检查出患病孕妇,以便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阻断梅毒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减少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汪跃飞,汪立多.鹿城区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2):295-296.

[2]张荣莲,陈烈平,陈起燕,等.339例妊娠期梅毒母婴传播的干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901-904.

[2]牟鸿江,朱玲,何蕾,等.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服务提供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9):4827-4830.

[3]宋莉.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成效、挑战与展望.中国健康教育,2013,29(8):675-676.

[4]周赟.抚州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现状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14,15(8):113-114,116.

[5]燕虹,李十月.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的思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