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微课结构搭建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试谈微课结构搭建方法

李心田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当前,微课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中职课堂,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自主设计和创作微课,笔者尝试归纳微课结构搭建方法——SCQA结构(“情景——冲突——疑问——回答”),这是一个构建结构的基本模形,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微课有了好的结构,有利于学习者的认同和接受,并跟随设计者的意图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微课SCQA结构

在教育信息化大潮及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推动和影响下,微课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中职课堂,有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自主设计和创作微课。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在两次参加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赛项获奖后,通过参加获奖作品观摩和听取专家点评,结合自身的微课设计、创作及应用经验,尝试归纳微课结构搭建方法:

郑小军认为: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从定义看,微课以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我们都知道,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来说,能否吸引人看到结尾,这取决于电影的剧本能否讲述一个好故事。而对于微课来说,能否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专心地观看微课视频、聆听解说并学到知识,而不是在视频播放到一半就关掉视频去玩手游,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课的表达结构。

郑小军在《微课设计与创作常见误区与对策》中提到,许多微课作品存在重技术、轻设计的误区。许多教师在设计、创作微课时对于微课的表达结构的搭建不是很重视,导致表达结构毫无吸引力。相信大家常常看到这样的微课,视频一开始主讲人就开始说:大家好,今天来讲某某问题,主要讲这几个点,然后,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等等,然后总结,布置作业,结束。这样的微课看一个还好,看多了,就会觉得很无聊。学习者可能还没有观看到一半,就关掉视频了。如果我们想让学习者专心地看完微课视频,就需要讲究起承转合,这需要结构来支撑。

那么,怎样才能持续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怎样才能构建有起伏、能吸引人的表达结构呢?向自主设计、创作微课的同行们推荐SCQA结构,即“情景-冲突-疑问-回答”。这个结构的适用面非常广,不仅微课,甚至于广告文案,都能应用。先来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我们来分析这句文案中所包含的SCQA结构。首先,今年过节——情景;不收礼——包含冲突引出疑问——为什么不收礼呢?最后,给出了答案,因为,我收礼只收脑白金。如果换成没有起伏的表达,这句广告可能就会跟市面上其他保健品广告一样:保持年轻,我只喝脑白金,这就比较平淡了。

举一个灵活应用SCQA结构的例子:如五分钟课程网优秀微课《罗斯福的三个面包》,设计者把SCQA结构改成了SQCA,把疑问放在了冲突的前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因为大多数学习者对“边际效用及递减规律”比较陌生,把疑问放在冲突前面,可以增强悬念,引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我们具体来看看SQCA的结构在这个微课中是如何应用的:

一、记者问罗斯福总统:连任三届总统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让记者连吃了三个面包,然后反问: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构建情景,并将情景与要讲的知识进行关联。

二、这个现象揭示了一个经济学规律:边际效用及递减规律,什么是边际效用及递减呢?——提出疑问,并解释边际效用及递减的含义。

三、为什么消费过程中会呈现边际效用及递减规律?——引发冲突。

四、随着相同消费品量的持续增加,主观感受效用下降,其物质属性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能力和作用也是逐步递减的。——基于冲突的疑问来给出答案。

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学习者的认同和接受,并跟随设计者的意图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反之,如果一开始就直接介绍边际效用及递减规律,列出公式开始讲解,很可能会使学习者产生厌烦和抗拒的心理。

SCQA结构在许多类型的微结构搭建中都可以应用,这是一个构建结构的基本模形,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当我们准备设计和创作一个微课作品的时候,在确定了学习内容之后,特别是学习内容相对而言较为抽象、枯燥时,我建议设计者多花一些时间把微课结构构建出来,再撰写剧本脚本,然后才开始着手制作,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微课的最终质量,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61-66,97。

[2][美]罗伯特.麦基(RobertMcKee)周铁东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第一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17-36。

[3]郑小军微课设计与创作常见误区与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