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探析

谢莎丽石凯张玲李媛

谢莎丽石凯张玲李媛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健康教育与医学人文教研室400038)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309-02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身心状况不容乐观。如何使大学生早日从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是目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健康教育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纳入科学视野,从千百年来固有的健康、疾病概念中剥离出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和瞩目的[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目前全球亚健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明显危及到30岁以下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已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其亚健康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高校学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改善和减少亚健康人群比例,对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关注其心身状态的亚健康,寻求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途径和方法,是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亚健康”概述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通常,亚健康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WHO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一般是指肌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心理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医学专家们对这种现代人的“通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亚健康是整个身心性的,即躯体和心理均处在一种非健康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将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青少年由于内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化防范机制尚未成熟,亚健康的危害更大[3]。

2亚健康的现状分析

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亚健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如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患有肥胖或身体偏胖。全国过半数的青少年学生超时、睡眠不足。心理发育不健康,遇到挫折易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些说明了许多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亚健康状态[3]。李玉良等[4]对郑州市2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亚健康调查,亚健康发生率为62.44%,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教师、家庭以及全社会应针对学生亚健康状况,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笔者对重庆市三所大学的1295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亚健康状况检出率为66.41%,其中躯体亚健康检出率为13.4%,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10.1%,而女学生亚健康现患率高于男生。影响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怕热、作息时间不规律、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低、喜甜食、学习负担大、人际关系差、家庭关系差和生活不充实等12项,认为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的关注,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3亚健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往往表现为疲劳,乏力,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失眠,情绪不稳定,厌学、拒学、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等[3]。根据上述的亚健康症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因素,造成亚健康的因素一般有4种[5]:①过度紧张和压力。当前的大学生正承受着社会转型期生活、学习及近年来就业等方面比已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会导致应激性溃疡、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影响睡眠质量、免疫功能下降等危害。目前,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64.4%,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②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嗜烟、酗酒、熬夜、沉迷电子游戏、热中泡网吧及久坐不运动等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③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宿舍卫生较差、噪音污染、电磁波辐射及其他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④社会和家庭因素影响。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处于心理、生理的尚未完全成熟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社会上不良的刺激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而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是与家庭负担过重、父母离异、生病、父(母)子(女)不和,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情况相关[7]。

4预防亚健康的对策及措施

4.1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在高校内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宣传栏结合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手段,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亚健康的相关科学知识,重视亚健康状态的危害。

4.1.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学会放松身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适当体育运动和听音乐都可以作为放松身心的有效方法。正确的看待自己,时刻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保持一种愉快稳定的健康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精神,是防治亚健康的精神基础。学校应定期举行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讲座,设立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健康咨询室,为需要的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1.2营养教育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体对各种物质的需求量都有一个度,过量摄入将会适得其反。以免造成血脂血糖过高,平时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注意控制总热量,切忌高脂高糖、暴饮暴食。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多食蔬菜、水果,低盐饮食,注意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大学生由于远离家庭生活和父母照顾,过着集体生活,大多缺乏科学的饮食习惯。学校相关服务部门应强化科学饮食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建立符合大学生需要的饮食模式,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和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发生[8]。

4.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尽可能按照机体生物钟的规律,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进餐、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合理营养,避免在睡觉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茶、咖啡等。(大学生亚健康的表现、成因与干预对策)。克制和杜绝吸烟、酗酒、吸毒、起居无规律、逆时而作、偏食等不良行为,提倡主动养生,科学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4.3适当的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缓和机体紧张状态。富有活力的锻炼可以促进大脑更快、更有效率地思考,形成机灵活泼、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有效消除大学生学习的疲劳,快速走出生理的亚健康状态。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体育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应由少到多,程度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并逐渐适应,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采用“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锻炼,效果会更好[8]。

5结束语

预防、消除亚健康是WHO在21世纪的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WHO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我们应该遵循这种生活方式,让身体更健康。在提倡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先决条件。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及时消除和纠正不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才能健康成长。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应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使一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中的学生早日走出亚健康,从而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9]。

参考文献

[1]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杨晓林.医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378-379.

[3]周大永,刘苗.大学生亚健康产生的主要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5):69-70.

[4]李玉良,王成申,周红斌等.郑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121-123.

[5]林敏霞,吕亚文.“亚健康”状态的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3-4.

[6]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106-108.

[7]李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4,25(2):118-121.

[8]邵海琴.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89-90.

[9]张晓泳,章连娣.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