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心肺复苏时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对比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心肺复苏时的疗效比较

王志佳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150056

【摘要】目的对比较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随机分为机器组和徒手组,每组55例,分别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以及萨博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半小时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苏半小时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率以及存活患者出院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机器组首次复苏时间明显的减少,半小时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半小时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以及超长复苏率较徒手组比较,均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出院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比较,能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心肺复苏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徒手心肺复苏;萨博心肺复苏;临床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009-01

心肺复苏是急诊科常用的一项抢救患者的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其受到认为的干扰因素较多,比如操作者的技术以及按压的力度、频率、位置等,使得复苏率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1]。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萨博心肺复苏机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2013年8月-2016年7月,我们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10例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分别实施了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比较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随机分为机器组和徒手组,每组55例。其中,徒手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1.2±11.5)岁。机器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0.9±1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组间的可比性。

1.2复苏方法徒手组采用常规的徒手心肺复苏方法,具体操作如下:严格按照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相关操作要求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每次按压>100次,按压深度不应低于5cm,每次按压后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机器组采用萨博心肺复苏器进行心肺复苏,在医护人员进行人工按压10-20s后,用萨博1000CCV型心肺复苏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辅助呼吸。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半小时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苏半小时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率以及存活患者出院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本次我们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当P<0.05时,则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如表1所示,机器组首次复苏时间明显的减少,半小时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半小时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以及超长复苏率较徒手组比较,均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出院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心肺复苏是常用的急诊科操作技术。徒手胸外按压由于受到医护人员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复苏效果受到了影响,导致复苏率比较低[2]。萨博心肺复苏机可以有效的维持心脏按压的频率和深度,冠脉灌注压以及心脏的血流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与患者的整体机能状态以及心脏按压的效果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心脏按压效果与首次复苏时间成反比,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越短,心脏按压的效果就越好。复苏半小时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比例的高低可以直接决定初级生命支持的效果,而超长复苏率与复苏成功率呈正相关。萨博心肺复苏能够使得冠状动脉得到较好的灌注,提高患者的复苏率以及存活患者的出院率。在复苏初始半个小时内,患者自主心律存续时间明显的降低,这提示萨博心肺复苏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重要器官灌注供血时间[3]。在复苏初始半个小时内,患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的比例高,超长复苏率高,能够为复苏率的提高提供支撑。影响心脏复苏效果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评估和考虑,尽可能的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以有效的提高复苏效果。我们通过总结临床的救治经验总结出了与心肺复苏相关的几点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因构成以及患者心脏停搏前的病理生理情况、复苏开始时间、高级复苏的效果以及后续治疗的效果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机器组首次复苏时间明显的减少,半小时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半小时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以及超长复苏率较徒手组比较,均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出院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比较,能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心肺复苏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洪军.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0):3095-3097.

[2]邹振武,李德忠,张春龙,等.“萨勃"心肺复苏器和徒手标准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术中成功率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56.

[3]王涛,秦俭,王长远,等.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7):67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