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半身不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针灸治疗半身不遂

鲁云玲

鲁云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304-02

【摘要】目的讨论针灸治疗半身不遂。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针灸治疗本症疗效肯定。但要注重预防半身不遂的发生。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中风、截瘫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关键词】针灸治疗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或称“偏瘫”,系指左侧或右侧上下肢瘫痪,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而言。常伴有瘫痪侧面部口眼斜,久则有患肢枯瘦、麻木不仁的表现,多为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症又称“偏枯”,首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中所记述的“风半身不随候”、“风偏枯候”、“偏风候”均有半身不遂之症状。

半身不遂一症,多属“中风”症状之一,轻者可分为风痰阻络、肝阳化风等证;重者则为闭证及脱证。闭证、脱证中又须区别为阳闭、阴闭、阳脱、阴脱。

1常见证候

1.1风中经络: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肌肤不仁,伴见口眼斜,语言不利。或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肢体拘急,舌苔白腻,脉象浮滑。

1.2肝阳化风: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烦易怒,面红目赤,遇有激怒则突发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眼斜,甚则呕吐,神志不清等症,舌质红,脉弦数。

1.3痰火内闭:突然昏仆,神识不清,半身不遂,口眼斜,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红目赤,喉中痰鸣,喘促躁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1.4湿痰内闭:卒暴僵仆,半身不遂,嗜睡或昏睡,神识不清,两手握固,痰涎壅盛,额面虚浮,牙关紧闭,静而不烦,面白唇紫,四肢不温,舌白苔腻,脉沉滑或缓。

1.5阳气虚脱: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神识不清,目合口开,手撒遗尿,鼻鼾息微,四肢逆冷,面色苍白,额出冷汗,舌痿而淡白,脉沉细微。亦可醒后见半身不遂。

1.6阴脱阳浮:突然半身不遂,昏不识人,口眼斜,亦可见目合口开,手撒遗尿,鼻鼾息微,然手足冷而面颧红赤,舌痿而红,脉沉细欲绝。亦可于苏醒后方见半身不遂。

1.7气虚血瘀:半身不遂,面色苍白,形赢自汗,偏身枯瘦,肌肤不仁,或手足肿胀,筋脉拘急,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上下肢强制屈伸则疼痛,或有半身刺痛。肌肤甲错,舌淡白,或晦滞有瘀血斑点,脉弦细或涩结。

1.8肝肾亏虚:患者多年高力衰,面色苍白,腰痠腿软,齿摇发脱,耳鸣倦怠,眩晕目糊,语言不利,神情呆滞,智能低下,如醉如痴,半身不遂逐渐发生。舌淡白,脉沉细弱。

2症状分析与鉴别

2.1风中经络半身不遂与肝阳化风半身不遂:前者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乃得以乘袭而发病;故可见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肢体拘急,脉浮或弦紧等风邪外感症候。后者多由肝肾阴虚,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而发病。故有肝阳偏亢、气血上逆之症状,如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舌红,脉弦数等。

2.2痰火内闭半身不遂与湿痰内闭半身不遂:二者皆属痰湿壅盛,蒙闭清窍之证,然前者由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肝火挟痰热上逆所致,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是痰火内闭半身不遂之特点。后者则由饮食失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致使痰涎闭塞,阳气不能运行而成。面白唇紫,四肢不温,苔白滑腻,脉沉滑,乃痰湿内闭半身不遂之特点。

2.3阳气虚脱半身不遂与阴虚阳浮半身不遂:二者皆属脱症,皆有神昏,汗出手撒口开,二便失禁等症,此乃危候,但前者多因元气衰微而致阴阳离决,故现四肢逆冷,面色苍白,额出冷汗,脉细微等阳气衰弱的症状。后者则由于阴盛于下而孤阳上越。故现面赤如妆,舌红,脉浮大无根或沉细欲绝之象。

2.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与肝肾亏虚半身不遂;前者多由气血亏虚所致,兼见气虚血瘀,如肌肤甲错,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汗神疲,口唇指甲淡白,舌有瘀血斑点。后者则多由虚损耗伤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肝血不充,筋脉失于濡养而致,兼见肝肾亏虚表现,筋脉拘急,腰痠腿软,耳鸣目糊,如痴如呆。

3针灸对症治疗

主穴:取手足阳明经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百会、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

配穴: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如神疲倦怠,周身乏力,手足肿胀凉麻加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曲池,以温针灸;肝阳化风,头晕心烦加太溪、肾俞;痰盛气粗加丰隆。

操作:平补平泻,虚证可加灸。

方义:风为阳邪,多犯阳经,并根据“阳主动”的原则,选用手足三阳经穴。又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等穴以调和气血。因督脉总统一身阳气,故针刺督脉百会能振奋诸阳。同时针取三阴交、太冲以培补阴血。中风后期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加培补气血的中脘、天枢、气海等穴,则疗效益佳。加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曲池补益气血,通络;加太溪、肾俞滋阴平肝;加丰隆化痰通络。

4按语

针灸治疗本症疗效肯定。但要注重预防半身不遂的发生。凡年高形盛气虚,痰多,并有眩晕,心悸等肝阳上亢的患者,若出现舌强,语言不利,嗜睡腿软,性格改变,指端麻木等现象,这是中风的先兆症状,宜注意饮食起居,避免劳累,并常灸足三里、悬钟,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中风、截瘫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40,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参考文献

[1]睢明河,马惠芳,白杰;顶颞前斜线齐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03年02期.

[2]屈云,蒋毅,刘沙鑫,何成奇,熊淑芳;前后交替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后下肢偏瘫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3年04期.

[3]邵小伟,陈英;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8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11期.

[4]李继安;通关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偏瘫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