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毕业生择业心理及调适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中职毕业生择业心理及调适的方法

高洁

高洁(四川省贸易学校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已成为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方法。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择业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4-0050-01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已成为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毕业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很难成功的。由于中职毕业生年龄偏小,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以至于影响他们顺利就业。如何调适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本文对中职生择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方法。

1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

1.1自卑心理

大多数中职生都经历过中考的失败,有的在中学阶段就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认为上中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他们往往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如大学生。加上近几年来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上还有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甚至歧视,使得中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这些更加剧了中职毕业生的自卑情绪,致使他们对前途担忧,缺乏信心,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竞争机会前顾虑重重,生怕失败。由于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更没勇气去接受挑战和面对落选。这种情绪状态会使中职毕业生在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

1.2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刚好相反,部分中职生自以为是,盲目自信。有人认为自己成绩优秀,个人形象好,家庭条件好,亲友门路广,不愁找工作;还有人认为自己学的是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找工作没问题。于是他们的择业期望值就会很高,东挑西选,这也不成,那也不成,莫名奇妙的放弃很多机会,到最后屡受挫折,很难如愿以偿。

1.3急功近利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急功近利,一心想做轻松、体面、收入高的工作,排斥劳动强度大、艰苦、收入低的行业。不管这个职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适用,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这种的做法很不可取。

1.4从众和依赖心理

由于年龄小、经验少,部分中职毕业生择业时缺乏独立的见解,不能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选择,而是随大流,人云亦云,大家去哪自己就去哪,甚至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种毫无主见,不客观分析自身因素,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从中行为,最终将一事无成。

还有的中职毕业生缺乏主动就业的精神,依赖心理严重。在择业时,消极地坐等就业信息,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推荐上,或者指望亲朋好友拉关系走后门为自己找工作,甚至让家长代替自己去和用人单位洽谈,结果恰恰适得其反,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独立能力差的坏印象。

1.5矛盾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择业时如果碰到多个选择,就会产生矛盾心理。例如,既想去待遇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又嫌收入不高;既想自主创业,又怕风险大。因此,他们总是举棋不定,面对矛盾冲突不知所措,优柔寡断,以至于错失很多时间和机遇。

1.6侥幸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他们内心浮躁,渴望走捷径成功,梦想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不愿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2中职生择业心理的调适方法

2.1正确评价自己,完善自我

中职毕业生要树立自信心,首先要正确的评价自己,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学会扬长避短,用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跟大学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年龄小,做事更有冲劲,动手能力强,虽然现在学历不高,但是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学习,继续深造,也可以达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此外,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比大学生谦虚、务实,态度上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中职毕业生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劣势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如果能够这样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自然而然就会重拾信心。其次,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技能考试和竞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有实力就会有自信。有了自信心,便会克服自卑、依赖、从众等不良心理。

2.2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定位

中职毕业生应当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找准自己的位置,切不可盲目自信,好高骛远。此外,要客观的评价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中职毕业生应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和就业形势,调整好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2.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好坏和高低贵贱之分。择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即使找不到合适的,也应该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找工作不见得要一步到位,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择业标准,先生存再发展,学会骑驴找马。才外,还要增强自主择业精神和竞争意识,因为在当今的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加强自主择业的观念,敢于竞争,才能脱颖而出。

2.4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的意识

许多名人的成功启示我们,要想成功,就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打好基础,从小事做起。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学上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积累资本,艰苦创业,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总之,为了避免择业时出现上述的心理问题,中职生应当培养自信,给自己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艰苦创业、立志成才的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黄才华.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2]俞国良.心理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