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127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林剑萍

林剑萍(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药剂科广西梧州543001)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5-0051-02

【摘要】通过对我院从2010年1~12月收集到的12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汇总分析,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

随着临床用药数量和种类的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到的127例不良反应进行汇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0年1~12月我院各科室上报的12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联合用药情况、使用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127例ADR报告中,男性72例,占56.69%,女性55例,占43.31%,男性患者中ADR的发生率大于女性,不同年龄阶段都有ADR,年龄最小的为18个月,年龄最大的85岁,平均年龄为48.65岁。

2.2发生ADR的用药途径127例ADR中,静脉滴注用药107例,占84.25%,口服用药19例,占14.96%,局部用药1例,占0.79%。

2.3联合用药情况127例ADR中合并用药75例,占59.06%,单独用药52例,占40.94%。

2.4发生ADR药品种类12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38种药品,具体分类统计见表1。

表1引起ADR的药物类别及构成比

2.5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127例ADR受累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2、表3。

表2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表3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物

3分析

3.1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127例ADR报告中,男性的发生率比女性高,儿童、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其中,儿童26例,占总例数的20.47%,60岁以上的有46例,占总例数的36.22%,儿童患者易发生ADR的因素[1]与身体内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药物吸收、代谢不规则,对许多药物敏感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易发生ADR的因素为[2]:随着年龄的老化,其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能力降低,肝药酶活性减弱而致解毒能力下降,组织器官功能减退,靶器官对某些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加,对药物剂量个体差异大,药效阈值变窄,易发生药物蓄积。因此,应根据儿童和老年人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选用药物,调整药物剂量,尽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重点加强监护。

3.2给药方法与不良反应的关系ADR发生率最高的是静脉滴注(107例,84.25%)。其原因一是认为输液起效快,有病就输液成了普遍现象;二是血药浓度较高,机体的反应也较强;三是静脉注射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及滴注速度等都可能引起ADR。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坚持“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点滴”的用药原则,这样,可以减少ADR的发生。

3.3药物种类与ADR关系从表1可知,ADR发生的最多的两类药物依次为抗菌药(占40.16%),中药制剂(占22.05%)。这与抗菌药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用药频率高有关。但由于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菌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细菌耐药性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中药制剂引起的ADR仅次于抗菌药物。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道日益增多,也越来越受重视。中药注射剂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复杂,其中某些成分极易受pH值变化的影响,出现溶解度下降或发生聚合反应而产生沉淀,另外,中药注射剂含有的大分子物质同时具有免疫抗原、半抗原,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容易引起ADR的发生。因此,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配伍禁忌,尽量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3.4ADR的临床表现及涉及器官从表2的数据可见,127例ADR报告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66.93%,以皮疹、瘙痒、潮红为主。这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感受,一些不易观察到的ADR易与疾病的表现相混淆,不易区别,所以报告较少。

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ADR和药源性疾病也越来越多。通过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减少了ADR漏报的现象,主动干预某些ADR的发生发展,把ADR的伤害降到最低,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25.

[2]凌燕青,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药房,2005,1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