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何强

何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clinicalscoringsystem,TCSS)评价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方法根据神经肌电图筛选出DPN患者共50例,对其进行TCSS检查,并给予ALA6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应用14d后再次进行TCSS检查并记录评分,比较用药前后TCSS评分的不同,以此评价ALA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结果50例患者完成了该研究。与治疗前相比,应用ALA治疗14d后TCSS评分显著降低(P<0.01),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6.00%(43例)。多例患者(20例)出现静脉输液疼痛,经调整输液速度后10例好转,其余患者疼痛无明显变化,患者未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结论ALA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副作用较少。

【关键词】a—硫辛酸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011-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有关,而α—硫辛酸(ALA)作为强抗氧化剂可通过减少自由基形成,对抗氧化应激而治疗DPN,本研究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ALA对DPN的有效性,并观察其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入组标准①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T2DM的患者;②肌电图检查四肢神经中的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双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减慢者,且存在明显的麻木或者疼痛等神经病变不适症状;③年龄l8—75岁。

1.1.2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的DM;②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或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③已知ALA注射液的成分过敏以及禁忌使用ALA注射液的患者;④怀孕,哺乳期妇女。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设计:本试验为随机、开放性药物研究,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治疗方案:对其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并给予ALA600mg/d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避光静脉滴注,续应用14d。

1.2.3观察指标:入组时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肝功能,肾功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双眼底彩照,并进行TCSS评分,治疗14d后再次收集患者的TCSS评分。

1.2.4TCSS评分:TCSS评分包括症状评分、反射评分及感觉评分3部分。按照Perkins等的分级标准:0—5分不存在DPN,6—8分为轻度病变,9—11分为中度病变,大于11分为重度病变。

1.2.5疗效评定:显效:患者肢体麻木、疼痛、乏力等不适明显减轻,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TCSS评分下降≥5分;有效:肢体麻木、疼痛、乏力等不适轻度减轻,自觉症状好转,TCSS评分下降≥3分;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TCSS评分下降<3分。

1.2.6其他指标测定方法:血糖采用氧化酶法,HbA1C应用高压液相法(HPLC),血脂测量仪器为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神经肌电图采用13本光电Nenropack—MEB5504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拜耳DCA2000测定。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露4-s表示,有效性用%表示。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入选50例患者,平均年龄(61.74±10.78)岁,BMI(24.73±3.96)kg/m,DM病程(8.46±5.95)a,HbA1C(8.64±1.95)%,全部完成研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者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行降糖治疗。血糖在3~5d内降至正常,5d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6.594-0.62)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8.23±0.74)mmoL/L。

2.2治疗前后TCSS评分的变化神经电生理检查阳性合并TCSS评分大于5分者占74.00%。治疗前平均TCSS评分为7.81±2.72,治疗14d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平均TCSS评分为(2.87±2.0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

2.3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变应用ALA后,症状评分中疼痛、麻木、针刺感、乏力及上肢的麻木等症状改善明显。走路不平衡感、双侧膝反射与踝反射改善不明显。感觉评分中,针刺觉、温度觉、轻触觉、振动觉改善明显,关节位置觉改善不明显。见表1、2、3。

2.4满意度评价医生与患者均对药物的疗效与耐受性作出评价。医生方面,疗效满意度为89.36%,耐受性满意度为85.11%;患者方面,疗效满意度为87.23%,耐受性满意度为70.21%。

2.5安全性评价50例患者中,22.00%患者出现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疼痛,呈烧灼样沿上肢血管传递至肩关节,可耐受,经调整静滴速度后9例好转,余无明显变化。疼痛程度具有个体差异性,未随输液进行性加重,输液结束后疼痛在5—30min内自行缓解。患者未出现头胀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3讨论

DN是DM常见而复杂的并发症,可涉及整个系统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各异,晚期治疗复杂,发病率各地统计相差较大,从15%~90%不等。研究显示,初诊T2DM患者DPN患病率可达15%。

高血糖可使组织产生过多超氧阴离子,引起糖代谢的关键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多元醇途径、己糖激酶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和糖基化终末产物途径等旁路活性增强。而糖基化终末产物会使核因子kappa—B等活性增强,最终与神经病变发病相关。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剂功能失调对DM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应用抗氧化剂可从发病机制上有效治疗DM并发症。ALA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能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提高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口服或注射ALA治疗具有A级证据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损害。ALA是已知天然抗氧化剂中效果最强的一种,它在体内转化的还原型的二氢硫辛酸(DHLA)在生物体内相互转化和代谢再生过程中可清除多种自由基并抑制再生。ALA和DHLA的氧化还原激活了生物体内其他抗氧化剂的代谢循环,形成独特的生物抗氧化剂再生循环网络,维持机体正常的抗氧剂水平,共同发挥生物抗氧化作用,且该作用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依然有效。ALA可通过清除脂质过氧化产物等多种自由基和活性氧、螯合重金属离子及与其他抗氧化剂相互作用而产生治疗作用,可治疗高糖氧化应激对DM患者神经及血管的损伤。ALA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AGEs所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缓解内皮功能紊乱,减慢神经病变的进展。ALA可以明显改善氧化应激增加和抗氧化防御能力下降之间的不平衡,即使对于血糖失控的DM患者也可发挥作用。国外应用ALA治疗DN已逾30余年。静脉应用ALA为唯一由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证实有效的病因学治疗方案。最近研究也显示口服大剂量ALA可以改善DM患者多发性神经病变症状。

应用临床评分系统筛查DPN可以弥补神经电生理检查对DPN评估的不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可节约医疗资源,可用于DN的发现和检测。

本研究中神经电生理诊断为DPN的患者其TCSS评分阳性率为72.00%(36例),与神经电生理检查一致性较好。提示TCSS评分对DPN诊断准确性较高。短期应用ALA可使患者的疼痛、麻木、针刺感、乏力等症状及针刺觉、温度觉等体征改善明显,治疗前后TCSS评分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ALA可较为迅速的改善DPN的症状和体征,而对关节位置觉等深感觉改善不明显。国外研究也显示静脉应用3周可以显著改善神经性疼痛。2周疗程不足以改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3周以上NCV才会出现统计意义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未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的检查。

研究中出现的静脉输液疼痛,考虑存在以下可能原因:药物对血管具有刺激性,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痛觉敏感有一定关联。

本研究通过应用TCSS研究ALA对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提示ALA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DPN的症状和体征,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及满意度均较高,TCSS可作为简便有效的临床评估方法。

本研究周期短,进一步的研究着力于长期应用,如3—5周的静脉应用对于DPN的影响及口服ALA的效果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志刚,张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若干问题[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3):155—158.

[2]赵志刚,马书平,张菱,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调查分析及中日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2):109—111.

[3]黄涛,黄开勋.d—硫辛酸的生物医学功能[J].生命的化学,2004,24(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