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广场A地块项目基坑围护设计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苏州某广场A地块项目基坑围护设计规划

张亚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摘要】以苏州某广场A地块项目为例,对具有多个复杂边界条件(如不同临近建筑、市政管线和河道)的基坑开挖工程,采取对应的避让和防护措施,综合考虑现场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以控制位移和变形为基础,提出了合理的基坑支护措施:浅部卸土2.00m,放坡坡道1:1,坡面设80mm厚C20素喷面层护坡;三轴Φ850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间距1200mm(局部集水井、电梯井部位间距为600mm);在-4.30m标高设置一道砼支撑,支撑采用圆形支撑+角撑布置形式。

【关键词】复杂边界条件;基坑围护;护坡;三轴水泥搅拌桩;砼支撑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0-0022-02

1.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开挖深基坑,容易引发周围建筑物、地下构建物以及地下管线等发生沉降或者位移,影响其正常使用[1,2]。如今,建筑向高层化发展,而基坑深度需要不断加深,基坑开挖面积增大,进而影响地面支撑系统。

基坑围护是一种临时的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措施[3,4]。因此,需要基坑围护的设计人员在施工方案设计时,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熟悉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时监测,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苏州市,总用地面积33222.5m2。本次基坑围护设计范围为地下室-2楼,基坑场地内自然标高为+2.40m,基坑总周长648.60m,基坑总面积2.48万m2。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9.90m,底板厚度为700mm,底板下设垫层厚度为100mm,底板垫层底标高为-10.70m。北侧局部区域底板面设计标高为-8.60m,底板厚度为700mm,设垫层厚度为100mm,底板垫层底标高为-9.40m。西侧局部区域底板面设计标高为-9.90m,底板厚度为800mm,设垫层厚度为100mm,底板垫层底标高为-10.80m。承台垫层底设计标高为-9.90~-13.20m。至承台垫层底开挖深度为9.30~9.50m,北侧局部区域至承台垫层底开挖深度为8.20m;基坑边局部深坑部位开挖深度为11.00~11.20m;坑中坑高差1.50m~3.70m。

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距规划河道11.25~31.94m,河深3.0m,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控制不放水。基坑东侧距用地红线7.12~21.46m处依次分布着信息弱电管、燃气管、给水管、信息弱电管、雨水管、路灯电缆和污水管等市政管线。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约5.00~45.05m,红线外侧距车道外墙3.67~16m依次分布着信息弱电通道、燃气管、污水管、路灯电缆、雨水管、给水管和给水清水管等市政管线。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线距用地红线最近约8.19m,外墙外约9.57~9.87m为在建B地块。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显示,本基坑开挖所揭露的土层从上到下分别为杂填土、黏土、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粉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表1所示。

式中,Q为基坑涌水量(m3/d);K为渗透系数(m/d);M为含水层厚度(m);S为水位降深(m);r0为矩形基坑等效半径(m);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2)降水井数量计算

按照类似工程经验,单口管井出水量q取22.0m3/d。考虑到群井抽水时由于井群相互干扰,降落漏斗互相重叠,出水量会大大减少。则所需管井数量N=1.1*Q/q=1.1*1380.00/25=69口,实际设置72口降水井。

3.2围护方案

(1)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外约11.25~31.94m为规划河道(基坑施工阶段不放水),目前为空地。该侧采用浅部卸土2.00m,放坡坡道1:1,坡面设80mm厚C20素喷面层护坡。该区域为控制位移和变形,采用三轴Φ850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型钢采用H700*300*13*24,间距为1200mm(局部集水井、电梯井部位间距为60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7.00~20.00m,H型钢有效桩长为15.00~21.00m。在-4.30m标高设置一道砼支撑。基坑围护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2基坑北侧消防集水井部位方案

(2)基坑东侧:考虑到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较近(最近地下室外墙线距用地红线约5.89m),红线外为市政道路,道路上分布有诸多市政管线。该侧采用浅部卸土2.00m,放坡坡道1:1,坡面设80mm厚C20素喷面层护坡。该区域为控制位移和变形,采用三轴φ850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型钢采用H700*300*13*24,间距为120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7.00m,H型钢有效桩长为18.00m。在-4.30m标高设置一道砼支撑。其围护方案剖面图与图1相似。

(3)基坑南侧:车道部位离红线较近(最近约5.00m),红线外侧道路上分布有若干市政管线。该侧采用浅部卸土2.00m,放坡坡道1:1,坡面设80mm厚C20素喷面层护坡。该区域为控制位移和变形,采用三轴Φ850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型钢采用H700*300*13*24,间距为120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7.00m,H型钢有效桩长为18.00m。在-4.30m标高设置一道砼支撑。

(4)基坑西侧(与B地块相邻部位):为避免对相邻基坑B地块地下室工程桩的影响。该侧采用浅部卸土2.00m,放坡坡道1:1,坡面设80mm厚C20素喷面层护坡。该区域为控制位移和变形,采用三轴Φ850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型钢采用H700*300*13*24,间距为1200mm(局部集水井、电梯井部位间距为60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7.00~20.00m,H型钢有效桩长为18.00m~21.00m。在-4.30m标高设置一道砼支撑。

结合基坑形状特点、同时为方便后续挖土和土建施工,支撑采用圆环支撑+角撑布置形式。环撑尺寸1600*900mm;其余支撑尺寸900*800mm和700*800mm(基坑西南角局部集水井、电梯井部位第二道支撑尺寸为900*800mm和800*800mm)。根据结构图纸,坑中电梯井深坑高差1.60~2.20m,采用高压旋喷桩重力式挡土墙支护(见图3)。

图3基坑西南角集水井部位围护方案

4.基坑监测监控

由于施工场地临近河道、市政管线、交通道路以及该工程的B、C地块,因此施工期间应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控制。监测内容包括:①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②深层土体水平位移;③坑外地下水位;④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沉降;⑤立柱的沉降和水平位移;⑥圆环收敛位移;⑦支撑轴力监测。此外,应经常做好对地表裂缝、边坡裂缝和渗水和坑底管涌等情况的观察。

5.结论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本基坑围护设计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总体较为复杂,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基坑东侧和南侧坑外均分布有诸多市政管线,基坑北侧为河道,西侧为在建B地块项目。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变形,以减小对周边管线、河道驳岸及建筑物的影响。

(2)根据勘察报告,潜水、微承压水及承压含水层对基坑开挖及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围护设计需采取合理的止水和坑内降水措施。

(3)本工程地下室基坑面积较大(约2.48万平方米),周长较长(约648.60m),挖土深度较深(最大开挖深度11.20m)。如此大面积的深基坑,必须选用合理的围护结构和支护形式,以做到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工期、方便土方开挖和结构的施工、节省工程造价。

(4)实时监测,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全过程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丁农斌.基坑围护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8):29,31.

[2]赵升峰,黄广龙,范钦建,周文苑,杨波.先浅后深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分析[J].建筑结构,2013,43(11):88-91.

[3]徐岱,陶铸,宋德鑫,范钦建,胡蓉伟.临近地铁隧道深基坑工程实例研究[J].工程勘察,2016,6:33-38.

[4]王英锐,董红霞,黄新林.上海中心城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11,40(343):35-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