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员安全绩效理论的电网调度本质安全管理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人员安全绩效理论的电网调度本质安全管理提升

周毅1滕晓毕1卢艺2

(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200120;2上海交通大学200240)

摘要:为有效推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落地,切实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以人员绩效方法论为依据,利用TWIN(即任务要求、工作环境、个人能力和人的本性)分析工具等方法对近两年人员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个人能力的缺乏是成为电网调控工作出现失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占比高达60%,其中缺乏精准沟通的习惯、对关键数据不重视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本文基于人员安全绩效理论和人员绩效工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了适用于提升调度工作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安全绩效本质安全

通常调控运行的操作非常频繁,要求调控值班员必须准确掌握全网系统运行情况,时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且具备处理不同性质故障的能力。因此,提升调控值班员的安全技能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华东电网本质安全管理提升为主要背景,以人员绩效方法论[1-3]为理论依据,研究制定适用于电网调控值班员安全绩效的管理流程,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电网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1人员绩效方法论

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数据表明,工业生产安全事件中,由人因失误引起的占80%,而这些事件中,有70%的事件是由于组织管理上存在漏洞或缺陷、30%的事件是因为个人失误造成。

人员绩效方法论是基于人员行为与结果,指导人们做正确的行为、减少人因失误的基本方法。通过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际工具,减少人因失误的发生,发现潜在的组织和管理缺陷,从而减少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

1.1基本原理

人员绩效方法论着力于探索工作过程中或工作环境中造成人因失误的根本原因,并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或消除。本文用到的人员绩效工具是基于以下基本认知和原理:

(1)人会产生失误,不同人群产生失误的频率不同;

(2)导致人产生失误的原因是可辨识的、可控制、可预防消除;

(3)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受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影响;

(4)企业的激励和支持能使员工产生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而良好的工作习惯直接影响人员的工作表现;

(5)原因分析和经验反馈是避免人因失误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

1.2基本工具

人员绩效工具分为三类,即领导工具(HumanPerformanceToolsForManagersAndSupervisors[1])、知识工具(HumanPerformanceToolsForEngineers[2])和动手工具(HumanPerformanceToolsForWorkers[3])。表1给出了三种类型工具名称以及适用对象和情形。

表1人员绩效工具表

2.华东电网事件分析

2.1数据信息

现今电网的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高,但是,高比例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事件仍然是影响电网调度工作的主要风险所在。经过统计分析两年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事件,不难发现存在较为明显共性特征,将华东网2016-2017年70起事件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其中,信息汇报不及时或不予以汇报占22.86%;汇报与实际情况不符占22.86%;未及时按照指令操作或者操作不规范占17.14%;擅自操作占14.29%;技术能力不足占12.86%;指令传达不通畅占5.71%;调度误许可占4.29%。其中,省调、变电站和电厂对于发生故障后的信息汇报不及时或不予以汇报、汇报与实际情况不符是人因事件的两类主要表现形式,分别占22.86%。

2.2TWIN工具应用

为提高对失误先兆的理解,提出有效的减少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预防措施,仅观察事件的表现形式是不够的,而是从人员发生失误的原因着手,从源头上阻止人员不安全行为事件的发生。本文利用TWIN分析工具获取最佳的纠正行动,从任务要求(TaskDemands)、工作环境(WorkEnvironment)、个人能力(InpidualCapability)和人的本性(HumanNature)四个方面出发对两年的事件失误因子进行分析,可获得如图3所示的结果:

图3.事件失误因子分析图

分析结果显示,个人能力的缺乏是成为电网调控工作出现失误的最重要原因,占比高达60%,其中缺乏精准沟通的习惯是最主要的因素,比较常见的是由于工作量大,信息沟通交流时,单方或双方还在忙于手中的工作,疏于对获得的信息准确性进行验证。其次是对关键数据信息的不重视,上下传递的数据信息出现偏差或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数据填报错误而引发不安全事件。由此可见,在电网调度工作中,指令的正确传递和执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是保障电网调度工作平稳开展的重要前提。而在对所有涉及电网调度工作的岗位的期望强化过程中,应加强防人因失误工具的使用,具体的措施可以参考上述失误因子的分析结果,在工作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就强化失误促成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并在工作开始到结束后全过程,尽可能安排观察指导或监护,在各类安全活动学习中,做好防人因失误工具的学习和讨论。

3.基于人员安全绩效提升的管理体系设计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华东电网调控中心设计了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包括两个闭环管理——事件时钟和原因分析、一个工作中心——组织管理与人员行为和一个目标——绩效提升。事件时钟和原因分析作为领导工具,一是强化人员绩效工具的正确应用,减少人员不安全行为;二是找出潜在的管理漏洞或组织缺陷,制定有针对性的纠正行动或整改措施。在两个闭环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人员安全绩效工具,二者持续运作是管理期望逐渐统一、管理办法逐渐完善,从而达到提升人员安全绩效的目的。

事件时钟是一类组织管理工具,为人员安全绩效管理的效果提供可视化的指示,原则上适用于任何生产型企业。每发生一次人员不安全行为事件,事件时钟将重置(清零),并产生一次人员安全绩效的事件调查,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将从此次事件中学习到经验。事件时钟管理制度的价值在于提示企业组织学习事件的必要性,严重的事件本质上都是企业管理和组织上的缺陷,以及管理屏障的失效产生的,对于引起电网不稳定的事件必须进行彻底调查和根本原因分析。

表2电网事件判据

针对人员不安全行为事件的特征,建立适用于华东电网的事件时钟管理制度,事件时钟重置的入口事件分为华东电网级、省网级,华东电网调控中心负责对时钟进行重置,而重置的标准如表2所示。将事件时钟管理办法应用到电网人员不安全行为事件的统计分析中,能促进电网对事件进行评估、原因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纠正行动,以堵塞企业管理漏洞。

造成事件的根本原因不得到纠正,通常会引起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因此事件的原因分析对于吸取经验、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有重要意义。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是一类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不停留于问题的表现形式或观测特征,而是逐步探索问题发生的深层次(根本)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大型安全生产企业的组织管理中,事件根本原因分析能够直接帮助管理者发现企业管理存在问题的症结,寻找出根治问题的解决方案。

4.结语

本文从华东电网近两年的人员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件出发,利用人员绩效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事件产生的表象;并用TWIN工具分析事件产生的失误因子。结果表明:个人能力的缺乏是成为电网调控工作出现失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占比高达60%,其中缺乏精准沟通的习惯、对关键数据不重视是最主要的因素,并基于人员绩效工具对这两类主要因素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提升人员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INPOGoodPractice07-002.HumanPerformanceToolsforManagersandSupervisors.2007.

[2]INPOGoodPractice05-002.HumanPerformanceToolsforEngineers.2005.

[3]INPOGoodPractice06-002.HumanPerformanceToolsforWorker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