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张金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精心护理,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痊愈21例,有效11例,有1例植物人,有2例患者死亡(5.7%)。结论:护理人员应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特征,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86-01

重型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伤类型,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外伤之一。患者起病突然,在脑组织受损后,容易继发脑出血、脑水肿等疾病,颅内压迅速增高,病情不稳定,死亡率可达50%[1]。增强临床护理水平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十分关键[2]。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了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就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39.8±13.4)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19例,钝器击打伤3例。均经ct或磁共振(mri)检查确诊,格拉斯哥昏迷分级量表(gcs)评分均≤8分[3]。颅脑损伤类型: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6例,脑干损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挫裂伤1例。

1.2治疗方法

有2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4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同时给予脱水、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1.3护理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即刻摆好卧位,持续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呼吸、血糖等并记录,观察患者瞳孔大小、意识、神态等,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建立经脉通路,必要时完善术前准备。保持病床干净清洁,每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避免过大,每天为患者擦拭背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的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若患者发生频发呕吐,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残留物,帮助患者咳出气管内异物,防止发生堵塞。若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应立刻行气管切开术,进行人工机械通气。对有胃管,尿管,头部引流管或气管的按各管道护理常规进行实护。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1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结果

经精心护理,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痊愈21例,有效11例,有1例植物人,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7%。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部受到剧烈撞击后,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4]。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轻声交谈,呼唤患者,观察患者对刺激的反映,以此判断意识障碍的轻重程度和颅内压的高低,识别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恰当的处理[5]。对意识暂转清醒的患者不应掉以轻心,应密切观察,防止发生再度昏迷。当患者呼吸减慢、脉搏细浅、血压降低时,应为脑干损伤,或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呼吸缓慢,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则可能为颅内压升高的表现,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表现为呕吐、烦躁。瞳孔反应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6]。正常情况下,双侧瞳孔相同大小,对光反射敏感。若患者的单侧瞳孔散大,则提示有颅内血肿。双侧瞳孔放大,则提示发生脑疝,病情严重,应尽快给予抢救。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反复多次呕吐、意识突然模糊,应怀疑是否发生颅内血肿,禁食水,并及时通知值班医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另外,重型颅脑损伤常伴有肢体活动度降低。当肢体活动受限逐渐进展为肢体瘫痪时,表明颅内血肿程度加重,应给予及时处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明显减弱,颅内压升高后可导致呕吐,口腔、鼻腔、气管可能有大量的分泌物堵塞,影响气体交换,加重脑水肿病情,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残留物,对无法呼吸者行气管切开术,结果显示,本组未有患者因发生窒息死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发生障碍,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的状态,往往长时间卧床,很可能发生压疮。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定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应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每天应护理会阴部,更换引流袋。对有意识躁动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因颅内压过高而继发出血,并防止发生坠床。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特征,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赵明光,宋振全,高永中。等.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灌注压监护与早期临床干预[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8):574~576.

[2]陈颖.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63-464.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7-268.

[4]张慧.2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302):88-89.

[5]陆宏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19):55.

[6]王运芹.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