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平人”概念及其对当代养生的指导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浅谈中医“平人”概念及其对当代养生的指导意义

张冰冰1钟缘2尹紫薇3简维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平人”是中医学中特有的也是一个非常的重要的概念,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以概括健康人的身心状态的一个概念。平人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文化关系密切,平人内容丰富,涵盖了脉象平和,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五脏调和等多方面。对于当代的个人养生调摄,临床疾病预防与治疗有极大启发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平人;阴平阳秘;中庸;养生

1平人的概念

1.1平人起源于中庸思想

平人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平人者,不病也。平人是指健康人的一种状态,“阴平阳秘”者也。“平”最早见于晚周时期,造字本义是指土地整齐没有高低凹凸。《说文》中“平,语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广韵》中“平,和也。”《尔雅》中“平,成也”。《增韵》中“平,均也”[1]。“平”字的意思逐渐形成,引申为均衡、平和、和谐等,中医中的平人也是指人体气血阴阳的平和状态。中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儒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占有主流地位,平人中蕴含的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一种重要体现。“致中和”是指人体自身,自身与他人,天地万物之间动态平衡。执两用中,不偏不倚。天地万物发展规律应如此,人们在调养自身,处理人际关系,工作职场中更应如此。

1.2平人的中医内涵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奠基之作,其中从机体状态、生理功能还有调摄养生多方面论述了平人的内涵。平人涉及气血津液精、经络脏腑、肌肤腠理、关节筋骨以及五志七情等各种因素。在外可以表现在形体结构、个人的活动功能与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于内可体现在脏腑机能,心理状态等方面。

1.2.1平人的对外特征

在形体结构方面,平人应当发育良好,形体匀称,体格强健。《素问》“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精气充盛,形诸于外。《灵枢·逆顺肥瘦》载有“常人”的特征是“端正敦厚”。《灵枢》记载“众人”之特征“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身材匀称,无多余赘肉,当然也不会过于消瘦。从肌肉腠理方面看,《灵枢》中论营卫调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膝理致密”。而在机体功能方面,平人五脏气和,气血充盛调和,官窍利,筋骨运动协调,阴阳平衡相交,“昼精而夜冥”。视、听、嗅、味是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指征,《灵枢·脉度》中有“肺和则鼻能知臭香…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脾和则口能知五谷…肾和则耳能闻五音”。在与适应能力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相协调,随四时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违背自然规律而活动,与天地变化相一致。强调自身之阴平阳秘,治疗疾病的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2.2平人的内在特征

平人是指健康之人,无病之人。内在脏腑调和,各司其职,完成一系列生理活动,生成输布气血津液精以维护生命健康稳态。《素问·六节脏象论篇》: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2]。五脏对应五志,五志过极害其脏腑,五志调和,精神乃佳。反之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只有脏腑之气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津液精充盛,正气充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抵御病邪力量强,邪气无法入侵致病,故“平人者,无病也”。

2平人对现代养生的指导意义

2.1调养气血,以平为期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精是人体营养物质,是一身正气组成部分。气血充盛,抵御病邪能力强,充养筋骨,促使身体壮盛。现代媒体不断发展,很多群众的养生受电视广告,或微信公众号,或宣传传单等影响,变的盲目而偏执。不辨气血阴阳,不辨体质,不分个体,一味地大补,最后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反而打破身体原有平衡。食饮养生应谨和五味,分清寒热,饮食规律。不可过食肥甘厚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指出“形寒寒饮则伤脾,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素问·奇病论》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有病口甘者此肥美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饮食调摄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气不足者补之以气,血不足者当以补血,阳亢者当以平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2.2惜精节欲,劳逸结合

过度劳累,或者纵欲过度都是损害身体的行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有源自先天,有后天充养而来。或劳累或纵欲,均将耗损精气,打破精气神原本之动态平衡。《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痿论》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手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纵欲过度耗损肾精,易出现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又因肝肾同源,肾精亏虚则无法涵养肝木肝体失养,肝阳失去了互济之源,从而身体虚弱,病邪容易入侵致病[3]。因此,在平时应张驰有度,勿放任自己,也不应过度劳累,耗损自身气血。劳逸结合,把握“平”度。

参考文献

[1]徐铭悦.“平人”的内涵解读及其对健康维护的启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5):1128

[2]何林熹.《内经》“平人”特征的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5):604-605

[3]李菊芳.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J].河南中医,2014,34(6):100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