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小学生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评价

周先锋1林浩2通讯作者

周先锋1林浩2通讯作者

(1丽江市华坪县人民医院;云南丽江674800;2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调查及评价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文数据分析资料来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选本地区100名中学生,调查中学生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并研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名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是42.00%,女性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高于男性,10岁以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高于10岁至14岁;非每天刷牙、非上下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3分钟以下、常吃甜食、常喝碳酸饮料、常单侧咀嚼、刷牙不用温水、未定期口腔检查的中学生口腔龋齿患病率显著更高。结论:分析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并予以对应干预非常重要。

关键:中学生;口腔龋齿;危险因素

本研究实验资料是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选本地区100名中学生,探究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调查及分析的资料是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选本地区100名中学生,女性中学生40名,男性中学生60名,年龄最高17岁,最低12岁,(15.24±2.10)岁是其年龄平均值。

1.2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及分析,针对中学生不同因素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含中学生的性别(男性、女)性、年龄(15岁及以下、15岁以上)、每天刷牙(是、否)、刷牙方式(上下刷牙方式、非上下刷牙方式)、刷牙时间(3分钟及以上、3分钟以下)、常吃甜食(是、否)、常喝碳酸饮料(是、否)、常单侧咀嚼(是、否)、刷牙用温水(是、否)、定期口腔检查(是、否)。

1.3统计学分析

中学生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版本)实施检验及分析,男性和女性中学生口腔龋齿患病率等表示为名数(n)或率(%)的形式,开展卡方检验,P<0.05,呈现数据间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

100名中学生共有42名出现口腔龋齿,口腔龋齿患病率是42.00%,女性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与男性中学生对比显著更高,P<0.05,呈现数据间统计学研究意义,10岁以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与10岁至14岁中学生对比显著更高,P<0.05,呈现数据间统计学研究意义。42名口腔龋齿中学生共有85颗乳牙龋齿,其中,乳牙上牙龋齿40颗,乳牙下牙龋齿45颗。

表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分析[n(%)]

2.2分析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相关危险因素

非每天刷牙、非上下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3分钟以下、常吃甜食、常喝碳酸饮料、常单侧咀嚼、刷牙不用温水、未定期口腔检查的中学生口腔龋齿患病率明显更高。

表2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讨论

龋齿是由于多种相关口腔因素的影响之下而出现的一种牙齿硬组织相关病变[1-2],中学生是容易出现口腔龋齿的高发人群[3-4]。

本文相关数据展示,100名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为42.00%,女性中学生患病率比男性更高,分析原因,可能因为女性中学生比男性中学生更喜吃甜食以及零食等有关,10岁以下中学生的患病率比10岁至14岁更高,与10岁以下中学生年龄更小、口腔习惯不佳有关。

本文结果体现,非每天刷牙、非上下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3分钟以下、常吃甜食、常喝碳酸饮料、常单侧咀嚼、刷牙不用温水、未定期口腔检查等均是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如果没有每天刷牙、刷牙时间太短则难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长时间非上下刷牙方式易引发牙体楔形出现缺损现象,经常单侧咀嚼也易发生龋齿,对颌面部发育也带来不良影响,甜食和碳酸饮料对口腔内釉质的损耗具有促进作用,将口腔龋齿患病风险加大,刷牙不用温水对牙齿以及牙龈带来更大的刺激,易出现牙龈出血现象及其他疾病情况,每天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则和中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不佳及其家庭经济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中学生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加强中学生的口腔保健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希标,胡思丁,严伟萍等.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2014年中学生龋患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2):18-20.

[2]陈明波,张洪抿,邹冠虚等.广西浦北县2014年城乡中小学生龋齿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366-368.

[3]刘希标,胡思丁,严伟萍等.畲汉族中学生患龋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1):45-46.

[4]王春笛,刘凯,赖文等.安徽省中学生龋病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3):32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