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探究

杜颖屈若卿贾欣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天津300384)

摘要:目的:研究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胎牛血清及淋巴细胞分离液等,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样本H浓度46.80ng/μL、总量0.81μg、A260/A280为1.75、RIN为8.49%、28S/18S为2.59%。结论:去分化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保留细胞形态,维持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与未经处理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增值能力更强。

关键词:诱导分化;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肝衰竭

前言:肝衰竭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的病死率极高。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以肝移植为主。虽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成本同样较高。有研究指出,将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使细胞在体外发生分化,并作用于损伤的器官及组织,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采用胎牛血清及淋巴细胞分离液等,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实验所需材料与试剂如下:(1)试剂:胎牛血清、淋巴细胞分离液、PE标记的CD14单克隆抗体、抗CD34单克隆抗体等。(2)仪器:细胞培养瓶、EP管、离心管(50ml)、PCR管、加样枪等。

1.2方法

1.2.1干细胞特性实验方法

(1)成肝细胞诱导分化及去分化鉴定:取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12孔板,培养2d后,更换培养液A。继续培养3d后,更换培养液B。再次培养8d,通过糖原染色以及ICG摄取等方法,观察实验结果。(2)细胞生长动力学:取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BS漂洗2次后培养,培养时间分别为24h、48h...166h。采用酶联免疫测定仪测定,波长450nm,绘制生长曲线。(3)化学检测及鉴定:取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化学检测,于成肝细胞诱导的14d及24d,提取RNA,分析AFP以及ALB等的表达情况。(4)对成脂肪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油红O染色方法染色。对成骨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采用茜素红染色方法染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

1.2.2干细胞潜在机制实验方法

干细胞潜在机制实验重点,在于对表达谱芯片样本进行抽提及质检,检测表达谱芯片。检测方法如下:采用RNAisoplus进行样品RNA抽提,电泳质检合格后,纯化样本总RNA。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质量。质检合格后,可采用芯片实验的方法,对RNA芯片进行检测。芯片检测样本,以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为主。

1.3观察指标

观察干细胞特性实验结果、观察干细胞潜在机制实验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细胞特性实验结果

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

2.2干细胞潜在机制实验结果

通过对干细胞潜在机制实验结果的观察,得到数据见表1:

3讨论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在诱导分化的作用下,细胞的分化速度较快,且其特性可有效维持[1]。本文研究发现,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证实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可维持特性的特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的过程,可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以以脂肪细胞、骨细胞及肝细胞等多种形态存在[2]。采用芯片筛查的方式,对细胞周期相关信号通路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未经过诱导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呈显著上调的特点。本文研究发现,样本H浓度46.80ng/μL、总量0.81μg、A260/A280为1.75、RIN为8.49%、28S/18S为2.59%。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可以发现,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其信号通路可在一定时间内被激活,进而参与到调控细胞增殖的过程中[3-4]。理论上讲,将该机制应用到肝衰竭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可达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的。为确保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广泛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未来,临床还需通过转分化以及再分化等研究,进一步明确以该机制为基础的损伤组织治疗方案,以为人类机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

综上所述,去分化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保留细胞形态,维持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与未经处理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增值能力更强。将其应用到肝衰竭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娟娟,王有为,马凤霞.比较人脐带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05):693-700.

[2]王俊力,许慧芳,冯莉.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6):5466-5472.

[3]王俊力,许慧芳,冯莉.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6):5466-5472.

[4]马丽君,范恒,马晓娜.人胚胎脑组织蛋白提取物诱导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0):8168-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