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董颖王翁鸣靳卓王博郭敬微

董颖王翁鸣靳卓王博郭敬微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同时外用氟酚那酸丁酯软膏。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多糖核酸注射,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同时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时评价治愈率,治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36.67%)(P<0.05)。治疗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症状,且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氟芬那酸丁酯紫外线光疗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055-02

EffectofButylFlufenamateOintmentintheTreatmentofPostherpeticNeuralgia:ARandomizedStudy

【Abstract】Objective:Toconfirmthe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butylflufenamateointmentinpatientswithpostherpeticneuralgia(PNH).Methods:60patientswithPNHwererandomizedintotreatmentandcontrolgroup.Patientsintreatmentgroupreceivedacombinedtherapyofbasictreatmentandbutylflufenamateointmentwhilepatientsincontrolgroupbasictreatmentandhydrocortisonebutyrateointment.Basictreatmentincludedoralgabapentincapsules,VitaminB1andB12,intramuscularinjectionofBCGpolysaccharidenucleicacidandphototherapyofnarrowbandUVB.Efficacywasevaluatedafter30daysoftreatment.Recurrencerateswereobserved1monthaftertheendoftreatment.Results:Patientsintreatmentgrouphadasignificantly(P<0.05)highercurerate(70.00%)comparedwiththoseincontrolgroup(36.67%).A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asobservedforrecurrenceratesbetweentreatmentgroup(6.67%)andcontrolgroup(20.00%).Conclusion:InpatientswithPNH,butylflufenamateointmentproducedsignificantreductioninpainandlowerrecurrenceratecomparedwithcorticosteroids.

【Keywords】PostherpeticNeuralgia(PNH)ButylFlufenamateOintmentUVBphototherapy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的皮疹痊愈后,在原皮疹区长期存在的剧烈疼痛,临床较为常见。PHN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目前药物疗法以抗抑郁和抗惊厥药物为主,但这些药物会引发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0月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PHN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组病例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门诊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1]。共入组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疼痛3~12月,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12例;颈神经8例;三叉神经8例;腰骶神经12例;臂丛神经10例;股神经10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跳痛、针刺样疼痛及灼痛。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6例;颈神经5例;三叉神经4例;腰骶神经7例;臂丛神经6例;股神经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6例;颈神经3例;三叉神经4例;腰骶神经5例;臂丛神经4例;股神经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侵犯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

年龄≥18周岁,精神健康;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3个月;无任何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其他疼痛性疾病;知情同意并能够参加随访。

排除标准

伴有其他疼痛性疾病者;疼痛区域伴急性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精神疾病患者体力低下,无法完成试验者;准备受孕,已怀孕及哺乳期妇女;

对试验药物过敏者;实验前4周内口服或外用过抗抑郁药物,糖皮质激素,NSAID或免疫抑制剂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抹皮肤疼痛区域,并做轻微按摩,每日3次;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皮肤疼痛区域,并做轻微按摩,每日3次。两组同时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多糖核酸注射,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复发率。

1.2.2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疼痛6点行为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无疼痛;1分:感觉轻微疼痛,但可被忽视;2分:感觉疼痛,无法忽视,但不干扰日常生活;3分:感觉疼痛,无法忽视,且干扰注意力;4分:感觉疼痛,且所有日常生活受影响;5分:疼痛剧烈,无法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2]。治疗结束后评分下降至0分者为治愈。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用t检验,两组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值分别为(4.0±0.8)分和(4.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比值均下降,分别为(0.8±0.5)分和(2.5±0.6)分。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有效率及复发率

注:两组比较治愈率X2=6.70;P<0.05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治疗组各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恶心的症状,停用加巴喷汀后症状消失,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3复发情况

治疗一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6例。治疗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呈现隐形感染,持久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此种疼痛可以持续数月之久[3],我们通常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994年国家疼痛协会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正式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治愈3个月后仍遗留长期持续性疼痛症状[4]。

PHN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功能异常两方面有关[5],前者表现为周围神经干炎症及神经损伤后异常,后被认为是认为是丘脑对疼痛调制环路的功能改变所致。此外,PHN的发病与皮损的严重程度并无绝对的相关性,不同个体的发病原因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探究出多种途径来治疗PHN。目前治疗PHN的药物以抗抑郁药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为明显,患者耐受性不高。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细胞内花生四烯酸途径来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生成,从而起到抗炎、止痒、镇痛的作用[6]。本研究中氟芬那酸丁酯治疗PHN可取得满意疗效,未发生外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能明显的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氟芬那酸丁酯可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评分,优于激素,提示除抑制神经干炎症外,氟芬那酸丁酯止痛还存在其他作用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有学者提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可通过抑制皮肤游离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来发挥镇痛作用[7]。值得注意的是,氟芬那酸丁酯治疗PNH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激素,提示该药物可提供持久疗效,不会产生激素样的反跳现象及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PH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国亮,王侠生主编.现代皮肤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3-297;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3-264;

[3]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1;

[4]金毅,李炜,徐建国,等.国产加巴喷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1:998;

[5]陈洪铎,皮肤性病学新进展[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58-60

[6]严桂兰,吴晓初,蒋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季节性皮炎2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11;

[7]徐贤挺,林晓敏等.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p.75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