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及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肾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及临床分析

汤行建

(铜仁市人民医院内科贵州同仁554300)

【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肾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孢克肟片,连续治疗8日。记录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内科疾病在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时,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这不仅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备进一步研究价值。

【关键词】肾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19-02

肾内科包含肾功能衰竭、肾炎、急性肾损伤、肾性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及生命安全。对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为使药物达到高疗效低并发症,需要对药物的试用剂量、频率和疗程进行严格控制。笔者对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肾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40.23±4.7)岁;其中,糖尿病肾病者有12例,尿路感染有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高血压肾硬化有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65±5.2)岁;其中,糖尿病肾病者有13例,尿路感染有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高血压肾硬化有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患者终有尿路感染的先检测细菌感染,以检测的结果为依据来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孢克肟片(生产厂家: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655),口服,2次/日,1片/次,连续服药8日。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生活及工作等也均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但对生活及工作仍有一定的影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对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问卷中共有5大模块,每项分值20分,总分100分,最后统计得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3.3记录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x-±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00%,其中恶心者有1例,呕吐者1例,头晕者1例。对照组中共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占比8.33%,其中恶心者有2例,呕吐者2例,头晕者1例。两组间的不良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内科涵盖多类疾病,同时也有较为复杂的病情,且很容易诱发并发症。临床治疗多使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而引发的细菌耐药情况也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头孢克肟属于光谱抗菌类药物,同时也是第3代口服头孢菌素,头孢克肟具有巨大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均有抗菌活性的功能,但对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属等又无抗菌功效。有很多文献显示,头孢克肟针对B内酰胺酶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有效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借此达到最好抗菌效果。另外,头孢克肟还具有提高抗菌作用之效,但在使用该药时剂量不合理将给患者机体带来更大伤害,因此在临床用药中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避免形成耐药性及对患者的二次伤害[1]。如王凯[2]所得出的结果:头孢克肟片对多类内科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医疗工作者只要合理采用抗菌药物,就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数也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抗菌类药物对治疗肾内科疾病具有不可否认的临床使用价值,且只要使用合理,会降低不良反应及治疗期间的心理负担。

综上,肾内科疾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在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下,不仅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备进一步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BradshawWendi,OckerbyCherene,BennettPaulN,etal.IntradialyticHypotensionPreventionandManagementKnowledgeandPractices:ResultsfromaSurveyofAustralianandNewZealandNephrologyNurses[J].NephrologyNursingJournal:JournaloftheAmericanNephrologyNurses’Association,2015,42(2):155-166.

[2]王凯.肾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建议[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5):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