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温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论体温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李尚义

李尚义(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69-01

从广义上说,五脏六腑的功能均与体温的产生、放散和调节有关系,然关系较为密切的当属脾胃、心肾和三焦等脏腑。

一体温与脾胃的关系

脾胃是人体的“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胃主受纳与腐熟水容,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是化生卫气营血的基地(气的化生还赖肺吸入的大气合并与肺气的转布),卫气属阳运行体表起温煦肌肤,防御外部侵入;营血属阴循环经脉之中则有经营,荣华脏腑器官的功能。而卫气与营血又有“阴阳相随”“上下相贯,如环无端”的相互依存,彼此互根的密切关系。因此,体温不独与卫气有密切关系,同时亦与营血有很大的关系,故可以认为。体温是卫气营血(简称气血)功能的一种表现。体温的恒定有赖于气血的和调,阴阳的平衡。

正因为脾胃是化生卫气营血的基地,是气血的后天之根本,与体温的产生和协调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故临床上常见到脾胃虚寒的患者,伴有肢冷唇白,脉虚而迟的寒凉症象。

二体温与心肾的关系

心肾两脏上下相照,水火既济,阴阳平衡的重要关键,可谓五脏的核心。因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中寄有君火,心能生血并主营脉;而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所在,肾中寅有命门相门,肾脏藏有先天和后天之精,关主全身的气化作用。所以,心肾是寄寅君火和相火之脏,对体内的脏腑有温暖作用。心又是脏腑的主宰者,能生血液主血脉,津液受心阳的蒸动能化生汗液等等都说明心的功能与体温的产生、输布、放散和调节有主要关系;肾是先天的根本,命门相火之所在,肾主藏精又主气化作用,故有温煦脾土,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可见肾与体温的产生,能量的贮备和体温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虽然因心火不足而发生的心寒症——“真心痛”是很少见的(因心为君火,非病至极点很不易亏损),但命门的火衰直接引起腰膝冷痛,精冷滑泄等和间接导致(命门)之火不生土,脾失温煦而脾阳不振,出现肢冷腹痛、食欲不佳、五更泻等症却是很常见的。

除了命门相火之外,肝胆和三焦亦有相火的寄寓或游溢运行。故它们也和体温有一定的关系。

三体温与三焦的关系

三焦不但是相火游溢运行之路,而且具有宣通气血,腐熟水谷,通调水道的作用。故与体温的产生输布和协调有很大的关系。如《灵枢》五癃滓液别篇说:“水谷皆入干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这说明三焦具有宣通气血津液的作用又为体液运行的径络,津因清而稀故可随三焦之气和卫气出入于分肉腠理,起输润肌肤的作用;液因浊而稠粘不能随气往还于肌肤之间,而流行于筋骨关节之中,起滑利关节,濡养空窍等作用。

综上即述,可见体温的产生与输布有赖脾胃和三焦的功能,体温的调节则依靠心肾两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