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伦理视角下行政人员的责任冲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浅析行政伦理视角下行政人员的责任冲突

范全欢

范全欢

[摘要]从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来看,行政伦理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出发,对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所遇到的责任冲突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政伦理行政人员冲突

在公共领域的所有活动,都被套在国家法律和政治原则的框架之下,而伦理道德在这一范围内似乎没起多大作用。伦理道德所发挥的作用领域越来越被限制在私人领域。事实上,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之中,行政人员在遇到众多责任冲突时很需要一套完善的伦理道德规范来指导其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在此之前,作为行政人员,更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在行政过程之中会遇到怎样的责任冲突。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行政伦理是指人们关于行政过程是非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这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即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控制等行政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它既包括行政人员个体在日常行政工作中体现出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也包括行政主体作为群体在行政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规范。简言之,行政伦理是行政人员个体道德规范和行政机关群体价值规范的综合体。行政人员是根据法律执掌国家行政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人员,它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职能的履行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的服务者。行政人员伦理是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人员在其履行公务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以及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政人员伦理在形式上往往与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有交叉、重叠,有些道德规范体现为法律化和制度化,其实质是使行政人员通过道德自律保障“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和健康运行。

二、责任冲突的形式

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行政人员亲身体验伦理困境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面临具有冲突性的不同责任。当行政人员面临的责任处于两种不同的期待或倾向之间,而且这两者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时,行政人员就会难以取舍,令其处境非常尴尬与困惑。从行政伦理的角度来看,行政人员在实践中的行政责任冲突有三种最常见的形式,分别是权力冲突、利益冲突、角色冲突。

1.权力冲突

权力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同样法律上之依据的权利之间,因法律未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的界定所导致的权利边界的不确定性、模糊性,而引起的它们之间的不和谐状态、矛盾状态。权力冲突的构成需要四个基本的要件。首先,客体的同一性。也就是说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权力根植于同一客体。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行政人员承担着来源于法律、组织的上级、公众等方面的权力。如果两种权力对于行政人员行为要求是不一致的,那么就会使其处于两难的境地之中。其次,主体的相异性。即由同一客体衍生的多面权力归属于不同的主体。这一点与上述是一点是相对的。同样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受到了多个不同来源的权力影响。法律要求其这样做,但织组上级要求其那样做;上级领指示其向东走,但公众却告诉其向西走。这些指令相互矛盾,令行政人员心烦意乱处于尴尬之中。第三,权力的合法性。由同一客体衍生的归属于不同主体的多项权力都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之所以造成行政人员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也就是其所接受的权力都是合法的,行政人员难以用不合法的依据来进行判断取舍。最后,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权力相互抵触。简单的说,就是当行政人员行使其中一个权利主体时,必然会使其他权力主体的权力受到限制或者损害。在行政过程中,权力冲突中最为典型的有三种:第一,服从上级与服从公众的冲突。第二,遵守组织决策与公众期待的冲突。这两种冲突有相似之处,在行政过程之中,一个组织或是上级做出决策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合理的。如果自己所在的组织或自己的上级做出的决策并不是正确的,且不合理,身为行政人员是否应该无条件的按决策执行呢?作为组织中的成员或是上级的下属,本应服从组织和上级的决定。但是当他们所做出不合理的决策违背了公众的期待时,行政人员并不应该按决策去执行。这时就会造成行政人员两难的困境,究竟是遵从于组织和上级,还是服从于公众呢?矛盾也就这样产生了,冲突不断。第三,来自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上级的指令并且相互抵触的职责冲突。比如,某单位人事部的负责人提出单位需要招聘一名办公文员,名额仅限一人,而就在这时,此单位的处长和厅长同时向其提出聘请他们各自推荐的人。那作为人事部的负责人,究竟是要聘用处长推荐的人还是厅长推荐的人呢?很明显他已陷入两难的困境,这时他就面临着处长和厅长这两种权力所强加给他的责任冲突。

2.利益冲突

利益中突,从政治的角度来讲,是指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这里的利益,不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专业利益、个人声誉等。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是指专业服务领域特别是律师职业中的一种现象,即委托人的利益与提供专业服务的业者本人或者与其所代表的其他利益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对抗,进而有可能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或者有可能带来专业服务品质的实质性下降。我们这里所谈的利益冲突,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的。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其主要职责就是运用其手中的权力去维护公共利益,为人民服务。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行政人员本身也作为个体的存在物,必然有追求私人利益的需要。行政人员不是一个普通的个体,他们有私人权利和个人利益,同时他们还掌握着公共权力,代表着公共利益。行政人员的私人利益与其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存在着双重性,即一致性和差异性。作为行政组织人员,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先,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行政人员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一致时,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也就保障了私人利益。这时暂无矛盾产生。然而,当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性质各异时,如果维护公共利益就可能对私人利益造成影响,如果追求私人的利益就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两者就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这时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当今社会中,行政人员所面临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冲突非常明显。行政工作效率低,腐败现象屡屡不断,大多数都是因为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发生冲突导致的。在行政过程中,行政人员面临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冲突时,如果没有正确的伦理道德意识,很大的可能会违背其自身的职责,运用公共的权力来谋取私利,从而牺牲了公共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在现今的社会数不胜数,比如贿赂、索要馈赠、权力兜售、信息兜售、财政交易、任人唯亲等等。这样的行为导致政府的诚信受到人民的质疑,公共形象受损。行政工作效率低下,行政人员也得不到公众的信任。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危机。

3.角色冲突

角色概念是此类责任冲突的关键。在特定的情形中,行政人员所体验到的特定的角色的价值观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在工作中,行政人员可能会面临着诸多的角色期待。比如作为一名称职的行政人员与其作为一位好家长、好儿女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人员角色与工作之外的其他一种或多种角色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在行政过程中,角色冲突最典型的有两种:第一,上级角色与下级角色的冲突,即内部角色之间的冲突。比如,当你作为一科室的科长时,你认为自己科室的人员工作出色,并为单位创造很好的成绩,你觉得自己应该为本科室的人员争取更多的福利。这时你向局长提出给你科室人员加奖金,但局长却认为做出那些成绩是你科室人员应进的责任,无须加奖。这便使你处于对下服务与对上负责的两难境地,从而形成角色冲突。第二,行政人角色与社会人角色的冲突,即内部角色与外部角色之间的冲突。在行政组织中,行政人员必须充当由其职位所决定的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角色。同时,行政人员还是社会人,要充当作为一般社会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角色。当这两种角色的短期或长期效益发生冲突时,便形成了角色冲突。

三、小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了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所面临诸多复杂的责任冲突。所以,当产生责任冲突时,行政人员首先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所处的境地,对自己所遇到的责任冲突进行分析,再按照行政人员伦理决策的标准合理地做出决策,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注:

[1]范全欢.高校管理中的反思与探索[J].管理观察,2009

[2]范全欢.对高校内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信息,2009[3]范全欢.如何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4]王克金.权利冲突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2)

[5]范全欢.关于高效进行学校管理组织建设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9

[6]范全欢.简论管理哲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外教育研究,2009

[7][美]特里·L·库珀著,张秀琴译.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邮编:650000

(责任编辑陈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