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选择的理论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3

养老模式选择的理论构建

刘金华

刘金华

[摘要]在深入研究养老模式选择时,首先应从养老模式选择的涵义和一般特征出发,探讨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与实质,进而构建养老模式选择系统。选择的主体、选择的对象与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养老模式选择的系统,其相互作用,形成了选择的运动过程。

[关键词]老年人口养老模式择优过程

由于年龄、职业、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地区差别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老年群体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需求,单一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化、差异性的需求。养老模式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养老模式选择就像一道方程式,每一时代的老年人都必须做出解答,不同时代的答案有所不同。

1.养老模式选择的内涵

选择是人类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抽象,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在汉语中选择是指“挑选”、“拣选”,含有择闲、择善、择优之意。中国古代就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成语。在科学研究中,最早提出并使用选择概念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用自然选择解释生物的进化。现代一般意义上的选择通常界定为一种价值引导合乎规律性、合乎目的性的行为过程。

养老模式的选择是老年人口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多种养老模式的优劣比较研究后作出的一种合乎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的规律性,合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目的的行为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口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有择优、择善之意。具体来说,可以对养老模式选择概念的界定做如下的理解:

1.1养老模式选择反映着事物间的联系

养老模式选择就要有选择者(选择主体:老年人口)和被选择者(选择的客体:养老模式),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选择与被选择联系。这种联系因养老模式供给的特殊性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老年人与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的人之间,与满足养老所需的物之间,是一种选择与被选择的联系;老年人与养老所需的居住地的关系也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的选择与被选择的联系。由此可见,养老模式选择反映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在进行养老模式选择时,应从普遍联系的规律出发,任何孤立的、片面的选择都是不切合实际的空中楼阁。

1.2养老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也不例外。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是为了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提高生活质量,颐养天年。所以,老年人对养老模式进行择优的目的性是选择概念的第一个规定。

1.3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力是老年人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

选择具有目的性,而目的在于追求和实现某种价值。老年人进行选择的价值追求,可以是为了获得经济、物质利益和保障,也可能是为了追求和实现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人格完善,选择的实质在于老年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仅此而言,养老模式选择就是一种对价值的抉择。离开了价值追求的养老模式选择就失去了意义,其做出的选择也将黯然失色,此时,与其说是其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其对现实养老生活的一种无赖状态的真实写照。

1.4养老模式选择是老年人自觉能动性的体现

老年人作为养老模式选择的主体,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不是消极的等待,而应是积极主动地去作用于客观选择对象。正如人不应该等待自然界的恩赐,而应该向自然界主动索取一样,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老年人的比较能力、鉴别能力、取舍能力等因素构成的选择力之中,从比较中鉴别好坏,从鉴别中决定取舍,无不是自觉地能动地选择行为。

1.5养老模式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养老模式选择从逻辑顺序上看是这样一个过程:老年人的需要→对养老模式的了解和认识→采取比较的方法→选择适合自身的养老模式→对养老模式选择结果进行体验和验证(需要的满足和新的需要的产生)。具体来说,养老模式的选择来自老年人的需要,有了需要才有选择的动力,在为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开始对选择对象——养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说选择始于对养老模式的了解和认识。当认识和了解养老模式之后,就会去寻找相对应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选择,最后是验证选择结果是否同需要相一致,是否能达到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目的。选择的结果就是需要的满足及新的需要的产生。在选择过程中,包括选择主体需要性的变化和选择客体以及选择环境的变化,老年人要不断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选择活动,因而,养老模式选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以上是对养老模式选择作了必要的规定和解释。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养老模式选择是对选择的本质、规律的抽象和概括。养老模式选择过程本身是主体和客体,意志和行为,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也是老年人的价值追求和实现价值的手段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2.养老模式选择的特征

养老模式选择作为价值引导的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客观过程,具有如下特征:

2.1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养老模式变化的规律性

随心所欲的选择是徒劳无益的。养老模式选择是老年人对养老的价值追求,但是老年人所需要的价值,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也就是说老年人的需求虽是无限的,但对需求的满足却是有限的,老年人的需求引发的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但养老模式的选择是受多元化养老模式发展的现状所阈,也就是老年人选择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限制基础上的自由,只有在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中才能选择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满足需要,实现价值追求。

2.2选择是在可能性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的

选择的这一特征表明选择是具有条件性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才有可能,并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些条件包括:首先,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模式必须含有老年人所追求的价值因素,也就是说,老年人通过对养老模式能够达到其追求的价值,如果养老模式不能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养,老年人将不会对其进行优劣选择;其次,选择对象——养老模式——的多样性,只有多样性的养老模式才有养老模式选择的可能性。多中才能选优、择优,只有一种养老模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再次,选择必须在可能的时间、空间进行。养老模式选择的上述条件表明了养老模式选择具备了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特征。老年人为了满足其需要,追求老年生活质量,对养老模式进行选择,这是选择的必然性;但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条件下实现选择的目的,则有极大的偶然性。这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养老模式选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就决定了养老模式选择结果的多样性。

2.3选择是以信息为先导,通过主体的能力实现的

老年人出于自身需要,在选择之前必须获得各种养老模式相关的信息,选择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否则选择将陷入盲目性,随波逐流。在获得有关对象信息的基础上,老年人还必须发挥各自的选择能力实现选择的目的。老年人的选择能力如比较能力、鉴别能力、取舍能力等又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物质生活保障等有关。

2.4选择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自然系统总是从无序通过环境的选择达到有序;生命物质总是在不停地选择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通过选择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年人通过养老模式的选择达到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目标。这里的选择就含有择优之意。优,从选择学的角度看,就是能比较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达到此标准为优。仅此而言,选择就是老年人实现优化目标的手段或方式。没有选择,自然界将是一个混沌的世界;老年人的需要没有选择,老年生活质量奖不可能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养老模式的选择作为一种优化手段和方式,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2.5选择结果的可检查性

选择既然是一种价值引导的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过程,那么它的结果就应当是可检验的。通过检验判定选择是否达到了老年人所追求的价值,是否实现了老年人的预定目标。检验的结果和目标相一致,那么就证明选择是成功的。

3.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与实质

老年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行为,引起老年人选择的原因何在,推动老年人实施选择的动力又是什么,用一句话回答就是老年人的需要。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伟人”或是“凡人”,都会有所需要,为了实现和满足需要,必然要采取一定的行为,并且选择能更好地满足需要的方式。当前一个需要被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选择实现新的需要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老年人的选择行为的不断发展,对满足需要是选择的动因问题,现将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3.1引起老年人的需要的条件

老年人的需要引发老年人对养老模式进行选择,那么老年人的需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老年人的需要的产生、形成、发展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老年人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老年人的认识;二是来自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前者为产生需要的内部条件,后者为产生需要的外部条件。老年人的生理状态产生老年人对物质和情感上的需要,吃、穿、住、行等,社会生活环境能激起老年人对健康和长寿的欲望,对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欲望。

3.2老年人的需要具有递进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按其产生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人的这五种需要都应当得到满足,但满足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是递进的,是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条件下,当一个老年人的吃、穿、住没有解决时,生理需要就是主要的,最为强烈。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五种需要的顺序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某一个时候可能会更加突出某一两种需要,这五种需要并非人人都能得到满足,而且人的需要时随着人自身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人的需要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形式是不同的。

3.3老年人的需要是人们对养老模式进行选择的动因

老年人的需要是其选择养老模式的动因,其中生理的需要是人的选择行为的最基本的动力。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行为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而进行的行为活动,那么哪种养老行为模式能使老年人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呢,这就产生了选择,对具体的养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确定出能够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最优养老模式。

3.4老年人选择的条件性

需要是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动因,然而所选择的养老模式能否“行”得通,还必须考虑选择的条件性。这里最主要的条件是同社会相协调、相一致。如果老年人的需要超出社会所能提供的限度,那再好的养老模式也是无济于事的,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如果所选择的养老模式同社会整体行为规范相背离,那选择就是无效的,老年人的需求是一种有限条件下的无限需求,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是老年人进行养老模式选择的目的、动因,养老模式选择就是寻找一种比较适宜的养老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需求,是一种择优的过程。

4.养老模式选择系统

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过程,就像一个系统运行的过程。由选择主体、选择对象以及选择环境构成了一个选择的系统,主客体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选择过程的运动。

4.1选择主体

养老模式选择是老年人选择实现自己养老生活的目的,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过程,当然主体是老年人。老年人能够选择出实现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较好的养老模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选择主体的老年人只有具备下面两个基本条件,才能选择出适宜的养老模式。其一,老年人应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即选择力。人的选择能力内在于自身的思维之中,表现于选择的具体实践之中。选择力是老年人能否准确地、恰当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养老模式的决定性的因素。当然,老年人的选择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其身心健康的客观生理基础,又取决于其生活水平和养老储备等客观经济基础。选择的能力包括:对养老模式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养老模式的取舍和在养老模式选择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等。其二,选择的冲动。所谓选择的冲动,是指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的激情、欲望、渴求以及选择的势态。换句话说,老年人必须要对自己养老模式选择有急切的愿望,这样才能认真地、严肃地、自觉地、主动地去选择自己的养老模式。如果一个老年人对自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养老毫不在乎、毫无热情,那就不可能选择出实现自我价值的养老模式。老年人就是运用自己的选择能力,借助于选择的冲动,作用于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达到择优,满足老年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最佳状态。

4.2选择对象

养老模式选择,不言而喻,养老模式是选择的对象。养老模式作为选择的对象不同于物质、能量、信息等。人对物质、能量、信息的选择,其主体和客体是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养老模式是老年人对自己养老方式的选择,在这里,主客体的联系更为紧密。作为选择对象的养老模式,是连接老年人与老年人所要达到的目标对象的纽带,应该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老年人实现不同的目的,为满足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养老模式,即便是为了同一目的,满足同一需要采取的养老模式也不尽相同,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千篇一律的、适合一切目的的养老模式。正因为养老模式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适用性,所以才有选择的问题,选择才有可能。只有认识了养老模式,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出恰当的养老模式满足需要。

4.3选择环境

老年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在选择养老模式时,还必须考虑到主客体的环境条件,同一种养老模式在A条件下是恰当的,在B条件下就显得不完全适宜或不全部适宜,这就由于环境因素参与了。如家庭养老的前提是老年人的家庭和子女能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支持,从“有无”、“意愿”、“大小”等角度判定家庭养老存在的前提,当这一切都不存在,老年人成为独居空巢老人,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家庭养老自然就不再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了。老年人要根据环境选择自己的养老模式,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选择。

老年人——选择的主体,养老模式——选择的对象,环境——选择的条件,三者构成了养老模式选择的系统,其相互作用,形成了选择的运动过程。这一系统运动的起点是老年人的某种需要,即需要引起并推动了选择过程,这一系统运动的终点是目标的实现和需要的满足。满足了一种需要,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开始新的选择旅途。

注:

[1]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

[3]梁鸿.养老方式及其发展的选择[J].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0期

[4]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J].经济论坛,2006年第11期

[5]韦璞.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及其养老模式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6]董沛等.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7]陈树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8]DavidB.Grusky.SocialStratification:Class,Race,andGenderinSociologicalPerspective.Boulder.Oxford.WestviewPress,1994.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邮编:610072

(责任编辑刘华山)